第3章

锦儿跟着她一起去了寺庙。每日里,祺贵人诵经礼佛,打扫庭院,日子过得平淡而宁静。偶尔想起宫里的日子,想起太后,想起那些争风吃醋、勾心斗角的岁月,她只觉得像一场梦。

又过了几年,太后(甄嬛)派人来寺庙,送来不少香火钱,还有一封信。信里说,太后知道她在寺庙过得安稳,很是欣慰,还说若她想回宫,随时可以回去。

祺贵人看完信,笑着将信烧了。她对锦儿说:“宫里的繁华,我已经享受过了;宫里的苦楚,我也尝遍了。如今这样,挺好。”

夕阳下,祺贵人坐在庭院里,手里捻着佛珠,看着远处的青山。风吹过庭院,吹动她的素衣,也吹动了满院的指甲花。她的脸上没有了从前的娇纵,也没有了冷宫的愁苦,只剩下岁月沉淀后的平静与淡然。

她或许永远成不了权倾后宫的太后,却在历经风雨后,找到了属于自己的归宿。这后宫的风云变幻,朝堂的尔虞我诈,终究与她无关了。她要做的,只是在这青灯古佛旁,守着一份平静,度过余生。

寺庙的晨钟总是比冷宫的鸡鸣更清透。祺贵人——如今寺里的人都唤她“明慧居士”,每日天不亮便起身,提着木桶去山后挑水浇花。那几株从冷宫带来的指甲花,在她的照料下,竟在寺庙的石缝里开得愈发艳丽,粉的、红的花瓣沾着晨露,像极了她刚入潜邸时,鬓边别着的那朵宫花。

“明慧居士,山下有人找您。”小沙弥捧着一个素色布包,站在庭院门口。祺贵人擦了擦手上的水珠,心中微讶——她入寺这些年,除了锦儿,再无旁人知晓她的下落,会是谁寻来?

跟着小沙弥走到山门口,她看见一个穿着青布衣裙的妇人站在树下,身形有些眼熟。妇人转过身,祺贵人才认出,是从前景仁宫的掌事嬷嬷张嬷嬷。张嬷嬷见到她,眼圈瞬间红了,快步上前,将布包递过来:“贵人……不,居士,老奴是奉太后的懿旨来的。”

“太后?”祺贵人指尖一顿,布包里的东西隔着布料传来微凉的触感,“她有什么事?”

“太后身子近来不大爽利,总想起从前的事,”张嬷嬷叹了口气,声音压得极低,“宫里如今不太平,新帝年幼,几位王爷虎视眈眈,太后想请居士回去,帮衬一二。”

祺贵人握着布包的手紧了紧。她想起甄嬛成为太后那日,凤冠霞帔,威仪万千,可眼底深处藏着的疲惫,她隔着老远都能看见。后宫与朝堂的博弈,从来都是刀光剑影,她好不容易才从泥沼里爬出来,怎甘心再跳回去?

“替我谢过太后,”她将布包推回去,语气平静,“我已遁入空门,宫里的事,与我无关了。”

张嬷嬷急了,抓住她的手腕:“居士!您怎能见死不救?从前太后虽对您有亏欠,可如今她是真心信任您!您若不回去,太后她……”

“张嬷嬷,”祺贵人打断她,眼神清明,“我回去,能做什么?帮她对付王爷,还是帮她稳固后宫?这些事,我从前做过,也输过,早已厌倦了。太后有她的智谋,有她的人脉,她能走到今日,自然能撑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