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夕还没来得及回应,徐薇已经脱下白大褂,露出里面的洗手服,大步流星地走向急诊室。那一刻的林夕站在原地,看着徐薇远去的背影,突然做了一个决定。
“我可以等您手术结束!”她喊道。
徐薇停下脚步,回头投来疑惑的一瞥。
“我的意思是,”林夕解释道,“我想亲眼看看神外医生的工作状态,这样能帮助我们做出更真实的内容。当然,只在不妨碍你们的前提下。”
徐薇犹豫了一秒,随即点头,“跟过来吧,但必须遵守所有规定。”
林夕没想到对方会同意,手忙脚乱地收好东西小跑跟上。徐薇边走边向护士要了个外科口罩递给她,“戴上,在手术区外围可以,不能进准备区。”
她们穿过长长的走廊,乘专用电梯到达手术层。空气中弥漫着紧张气氛,医护人员步履匆匆,各种仪器声此起彼伏。
“患者女性,52岁,突发剧烈头痛伴呕吐,CT显示前交通动脉瘤破裂,已经意识不清。”助理医生汇报着情况。
徐薇迅速浏览着影像资料,眼神锐利如鹰,“通知输血科备血,准备血管内介入治疗,可能要上支架。”
接下来的场景让林夕屏息——徐薇像是换了个人,冷静、果断、权威,每一个指令都清晰明确。进入手术室前,她仔细刷手消毒,穿上手术衣,戴手套的动作流畅得像舞蹈。
林夕被允许在玻璃隔墙外观察。虽然看不清楚细节,但她能感受到里面的紧张气氛。显示屏上蜿蜒的血管影像和不时响起的仪器声让她手心出汗。
时间一分一秒过去,手术持续了将近四小时。当徐薇终于走出手术室时,额上有细密的汗珠,但眼神明亮。
“成功了吗?”林夕忍不住问。
徐薇摘下口罩,露出一丝疲惫的微笑,“暂时稳定了,要看后续恢复。你怎么还在这儿?”
“我说了会等您的。”林夕从包里拿出一瓶未开封的水,“辛苦了。”
徐薇愣了一下,接过水,“谢谢。”她喝了一口,喉结轻轻滚动,“现在已经下班了,合作的事...”
“不急,”林夕突然说,“我能请您吃个饭吗?就当感谢您让我观摩。”
话一出口她就后悔了——太冒失了,对方可是刚做完一台大手术的医生。
出乎意料的是,徐薇看了看表,“我知道附近有家还开着的小店,他们的馄饨不错。”
——————————————————————————————
小店藏在医院后巷里,这个时间点只有几个值班医护在吃宵夜。徐薇显然是常客,老板看到她直接朝后厨喊了声“老样子”。
“所以,你是做新媒体运营的?”徐薇小口喝着热汤,看起来比在医院里放松许多。
林夕点头,“主要是健康科普类内容。我之前学新闻的,毕业后和几个朋友开了工作室。”
“为什么选择医疗领域?”
“我父亲......”林夕停顿了一下,“他几年前突发脑梗,因为当时不懂识别症状,送医晚了,留下了后遗症。如果当时有人多做点科普,可能情况会不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