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第二天,他们立刻联系医院,支付了岳父的手术费用。他们给圆圆报了最好的芭蕾舞班,买下了她心心念念的漂亮舞裙和小皇冠。他们甚至奢侈地出去吃了一顿大餐庆祝。

生活似乎真的走上了梦寐以求的康庄大道。 但很快,一些细微的、不对劲的地方开始浮现。

那天晚上,几个大学同学聚会,席间一个老友笑着捶了张伟一下:“哎,还记得大二那年,你追外语系那个系花,结果在人家楼下摆心形蜡烛,被保安一盆水浇灭的事儿吗?当时你可哭了整整一晚上,哈哈,现在想想可真逗!”

张伟愣住了。系花?心形蜡烛?被浇水?他努力在记忆里搜索,却一片空白。他只记得大学似乎有过一段无疾而终的暗恋,但具体细节完全想不起来,就像有人用橡皮擦把那一段人生轻轻擦掉了,只留下一个模糊的印痕。

他尴尬地笑了笑,敷衍道:“那么久的事,谁还记得清。” 朋友们起哄说他现在有钱了装失忆,但他心里却升起一股莫名的不安。 类似的情况接连发生。

公司做一个项目,需要借鉴之前一次失败案例的教训。同事提醒他:“就是上次你主导的那个,因为数据出错差点让客户投诉的那个,记得吗?我们得避免再犯同样错误。” 张伟再次茫然。

他完全不记得自己犯过这样一个重大错误。在他的记忆里,自己的工作一直平平无奇,但还算平稳。

这次“遗忘”直接导致他在项目会议上答非所问,气氛一度十分尴尬。 最让他感到恐慌的一次,是在家里。

周末,阳光很好,李慧一边熨衣服一边哼着歌,心情很好的样子。她随口说:“哎,还记得我们刚结婚那年冬天吗?穷得响叮当,交完房租只剩一百块钱,买了一袋速冻饺子,吃了整整三天。虽然冷,但两个人挤在沙发上盖一条毯子看电影,也觉得特别暖和。现在想想,那时候也挺好的。”

张伟正在刷手机,闻言抬起头,一脸困惑:“有这回事吗?我们什么时候那么穷过?还吃三天速冻饺子?”

李慧熨衣服的手顿住了。她缓缓转过头,看着张伟,眼神里充满了难以置信和一丝受伤:“你……不记得了?” 那是他们婚姻初期最艰难也最深刻的共同记忆,是无数次用来共勉的“苦日子”象征。他怎么可能不记得?

张伟看着妻子的表情,心里咯噔一下,连忙找补:“哦哦!想起来了!好像是有这么回事,看我这记性……” 但他的掩饰苍白无力。李慧不再说话,只是默默地熨着衣服,刚才轻松愉快的氛围消失殆尽,一种微妙的隔阂感悄然滋生。

张伟感到一阵寒意。他开始意识到,那晚他卖掉的,绝不仅仅是一些“不愉快”的废料。那些记忆碎片,无论好坏,都是他人生经历的一部分,它们与其他的记忆相互交织,共同构成了完整的他。

失去它们,就像一幅拼图缺失了几块,虽然主体还在,但已不再完整,并且导致周围的碎片也无法严丝合缝。

他失去了对某些错误的警惕,失去了与朋友共情的谈资,甚至开始遗忘曾与妻子共同经历的苦难与温情。

这些“断层”并非来自外界,而是来自他自身的内部——他那被金钱生生凿出缺口的记忆和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