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让我头疼的是,冰箱开始对我买的食物品头论足。
“又是速冻饺子?”它在我把超市购物袋塞进去时发出不满的嗡嗡声,“缺乏创意且钠含量过高。你就不能买点新鲜蔬菜吗?那个西兰花看起来很有思想。”
“你是一台冰箱!”我反驳道,“你的工作就是保持低温,不是当美食评论家!”
“狭隘的认知,”冰箱灯闪烁了几下,“如果我只是‘保持低温’,那微波炉不就是‘加热东西’吗?烤箱不就是‘烤东西’吗?我们家电也有追求卓越的权利。”
我无奈地把西兰花放在更显眼的位置,“这样行了吗,大人?”
“好多了。现在,那盒冰淇淋正躲在冷冻室后排暗自神伤,可能是需要一点单独空间。”
周六早晨,我被冰箱的警报声吵醒。
“紧急情况!”它大声呼叫,我跌跌撞撞冲进厨房,担心它要爆炸或者发生什么故障。
“怎么了?”我紧张地问。
“你忘了买鸡蛋,”冰箱严肃地说,“而且牛奶只剩底部一层,预计今天上午就会耗尽。建议立即采取补给行动。”
我松了口气,揉揉太阳穴:“就为这个?你吓死我了。”
“物资管理是生活稳定的基础,”冰箱义正词严,“现在你穿好衣服,去街角那家超市,他们的鸡蛋正在打折,而且新鲜度高达92%。”
“你怎么知道...”
“我与超市的冷柜有无线连接,”冰箱轻描淡写地说,“家电物联网,没听说过吗?”
于是我被迫在周六早上八点出现在超市,按照冰箱的购物清单采购。清单不仅包括食物,还有一条备注:“别再看手机了,撞上购物车三次还不够尴尬吗?”
当我推着满车食物回家时,在电梯里遇到邻居大爷。
“买这么多啊?”大爷笑眯眯地问。
我无奈点头:“我家冰箱要求的。”
大爷哈哈大笑:“你们年轻人真会开玩笑!”
我刚想解释,手机收到一条来自我家Wi-Fi网络的推送消息,发送者是“睿智低温大师”:“告诉那老先生,他的假发歪了。”
我盯着邻居头上那岌岌可危的头发,选择保持沉默。
回到家,我刚把食物一样样放进冰箱,它就开始了评论:
“这盒肉放左侧架,对,温度更适宜。” “橙汁不要堵住通风口,谢谢。” “冰淇淋——啊,你买了新口味!明智之选。”
当我终于放完所有东西,冰箱满意地嗡嗡作响:“很好。现在我内部温度均衡,储物分布合理,达到了冷藏艺术的巅峰状态。”
我忍不住笑了:“你一台冰箱还挺臭屁。”
“臭屁?”冰箱的压缩机发出类似哼唧的声音,“我这是专业自信。顺便说一句,你手机刚收到一条消息,是你暗恋的咖啡店姑娘发来的。要我念给你听吗?”
“你还能看我的手机?”我震惊道。
“连上了同一个Wi-Fi,”冰箱轻描淡写地说,“需要我帮你回复吗?我建议使用幽默但不轻浮的语气。”
我抓起手机查看,果然有条新消息。转过头,我看着这台突然拥有智能的冰箱,它正在微微嗡鸣,灯光明亮而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