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老师!东南方向!那是什么光?"她的声音带着发现新大陆般的兴奋,而非恐惧。
张明远扶了扶眼镜,调整望远镜方向,但很快发现无需借助仪器,用肉眼也能清晰看到那异常排列的光点。作为一名讲求实证的物理教师,他的第一反应是理性分析:"记录观测时间!18点56分!注意记录光点数量、排列方式、亮度变化!"
学生们瞬间忙碌起来,有的拍照,有的录像,有的在观测日志上飞速记录。张明远则眉头紧锁,大脑飞速运转,试图在已知的气象或航空现象中找到对应项。
"排列整齐......同步闪烁......静止悬停......"他喃喃自语,"高度似乎不低,肯定超过普通消费级无人机上限。风筝?不可能。气象气球?更不可能成群且如此规整......"
他下意识地感受了一下风速,晚风拂过面颊,带来一丝凉意。"这风速,要保持如此精确的队形,需要极强的抗风稳定性和定位精度......"
城市的各个角落,类似的场景正在同步发生。步行街上的情侣、阳台上的老人、办公室加班的白领......越来越多的人注意到了这诡异的天空异象。手机铃声、微信提示音、惊呼声此起彼伏。社交媒体上,本地微信群和朋友圈瞬间被"天空红灯"、"UFO"、"东南方向是什么"之类的疑问和模糊的视频截图刷屏。
18点57分整。永城市气象局值班室电话响起。值班员小赵接起电话,语气还带着一丝被打扰的清闲:"您好,永城气象局。"
"天上那排红点是什么?你们有监测吗?"电话那头的声音急切。
"可能是无人机表演吧?"小赵走到窗边,也看到了那景象,职业本能让他立刻查看了实时气象数据终端,"风速3-4级,西北风,湿度42%,能见度良好......不太可能是海市蜃楼或特殊光学现象。"他心里升起一丝疑虑。
紧接着,第二个、第三个电话接连涌入,内容惊人一致。小赵的脸色逐渐凝重,他迅速排除了几种常见的自然现象可能性。那些红点过于清晰、稳定,不符合大气折射产生的幻象特征。
18点57分15秒左右,永城市公安局指挥中心也开始接到市民咨询电话。值班民警小王一边接听,一边准备联系空管部门查询空域申请记录。
然而,就在这一刻,所有目击者的见证下,那悬停了约半分钟的十六颗红瞳,毫无征兆地——消失了。
不是逐渐暗淡,不是四散飞离,而是如同被一只无形的手同时掐灭,或者像是投影机关闭的瞬间。前一秒它们还在那里,稳定、清晰、散发着同步的红光;下一秒,那片天空就只剩下自然的暮色,仿佛它们从未存在过。
绝对的、同步的、彻底的消失。
老李眨了眨眼,又用力揉了揉,天空空空如也。他低头看了看脚下散落的钞票,恍惚间觉得刚才那半分钟如同幻觉。
王建军的后座乘客懊恼地放下手机:"哎呀!没录到消失的瞬间!怎么就没了?"
王建军却猛地想起什么,赶紧查看自己的行车记录仪。
张明远老师看了一眼手表,指针指向18点57分30秒左右。"持续时间约30秒。"他在观测日志上郑重记下,然后和学生们面面相觑,每个人都从对方脸上看到了震惊与困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