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我为她写诗,她却问我这首诗能卖多少钱。呵呵,悲哀。”

他没指名道姓,但认识他和我姐的人,一看就知道他说的是谁。他还配上自己45度角仰望天空的自拍,营造出一种“受伤的诗人”的氛围。

很快,他那些同样“文艺”的朋友们,就在下面评论,对我姐口诛笔伐。

“这种女人太肤浅了!”

“志远别难过,她配不上你的才华!”

“一个没有灵魂的躯壳罢了。”

我看得火冒三丈。“姐,这孙子在网上黑你!我们得反击!”

我姐正戴着防蓝光眼镜,看一份外文报告。她头也没抬。“别急,让他先飞一会儿。”

“飞什么啊?再飞下去,你的名声都臭了!”

“苍蝇飞得再高,也还是苍蝇。”她说,“而且,他飞得越高,摔下来才越疼。”

我没懂她什么意思。

但两天后,我懂了。

许志远大概是觉得舆论造势得差不多了,他宣布,要在一个小型的livehouse举办一场“个人诗歌朗诵会”,主题是——《致我逝去的缪斯》。

这个“缪斯”是谁,不言而喻。

他还通过我大姨,给我姐发了“邀请函”,说希望她能来,听听他“最后的心声”。

“这不就是鸿门宴吗?姐,你可不能去!”

“去,为什么不去?”我姐合上电脑,嘴角勾起一抹我熟悉的、冰冷的微笑,“观众越多,处刑才越有仪式感。”

朗诵会那天,livehouse里坐了大概三四十人,大部分都是许志远的朋友,还有一些被他小作文吸引来的“文艺青年”。

我和我姐坐在一个不起眼的角落。

许志远抱着吉他,坐在舞台中央的聚光灯下,开始了他深情的表演。

他讲了他和我姐“相遇”的故事,当然,是艺术加工过的版本。在他嘴里,他是一个纯情的诗人,我姐是一个被世俗禁锢、渴望救赎的羔行。

然后,他开始朗诵那些“为她而作”的诗。

一首接一首,每一首都充满了对“庸俗”的控诉和对自己“才华”的惋惜。

台下的观众听得如痴如醉,甚至有人开始抹眼泪。

终于,到了最后的互动环节。主持人问:“大家有什么想对我们今天的诗人说的吗?”

我姐举起了手。

主持人看到角落里的美女,眼睛一亮,立刻把话筒递了过去。

我姐站起来,接过话筒。

全场的目光都聚焦在她身上。

“许先生,”她的声音通过音响,清晰地传遍全场,“你的表演很精彩。我有两个问题,想请教一下。”

许志远看到是我姐,先是一愣,随即露出一丝得意的笑。他以为我姐是来“求和”的。

“请说。”

“第一个问题,在你刚才朗诵的十二首诗里,有八首,涉嫌抄袭。”

我姐的声音不大,但这句话像一颗炸弹,在人群中炸开。

她没理会周围的骚动,从包里拿出一沓打印好的A4纸。

“这上面,是我整理的证据。左边是你的诗,右边是原作。从网络诗人‘风中的寂寞’,到不知名论坛的匿名用户,甚至包括一位俄罗斯诗人的译本。每一处抄袭,我都用红笔标出来了。这沓资料,我已经复印了五十份,等下可以分发给大家,共同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