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录音末尾,他轻轻哼唱了一段旋律,正是这些天经常出现的那首《小梅的微笑》,但节奏慢了许多,带着温柔的遗憾。

“其实没关系,”年轻的声音自言自语,“等将来有了孩子,也许可以教他音乐。把我的梦想传下去......”

林大为突然站起身,走到窗边。小宇看见父亲抬手擦了擦眼角。

“爸?”小宇轻声问。

“没事,”林大为的声音沙哑,“只是......从来没听他说过这些。”

第二天是周末,父子二人难得地一起吃了早餐。席间,林大为突然问:“你那些修复音频的设备,能把这些录音保存下来吗?”

小宇差点被豆浆呛到:“当然可以!我已经在做了,还做了降噪处理。就是有些部分频率很奇怪,好像不是普通的电磁信号......”

林大为点点头,没再说话。但那天下午,他陪儿子去电子市场买了需要的配件,甚至尝试理解小宇关于“跨时空声波共振”的理论猜想。

又一个深夜,录音播放到了1976年。林国强已经成为父亲,声音变得更加沉稳,但偶尔还是会流露出那份深藏的热情。

“大为今天笑了!是真的笑,不是以前那种无意识的表情。”录音中的声音充满喜悦,“我抱着他举高高,他咯咯笑个不停。可惜小梅......唉,她走后,孩子好久没这么笑了。”

林大为呼吸一滞。母亲在他两岁时因病去世,这是父亲很少提及的伤痛。

“我偷偷借了同事的录音机,今天录下了大为的笑声。”背景音里传来婴儿清脆欢快的笑声,林国强自己也忍不住笑起来,“以后等他长大了,要是遇到难过的事,就放给他听。告诉他,爸爸永远记得他这么快乐的样子。”

小宇突然发现父亲在颤抖。林大为眼泪无声地滑过脸颊——这是他第一次听到自己婴儿时的笑声,也是第一次知道父亲曾经如此珍视那个时刻。

“爸,”小宇轻声说,“爷爷很爱你。”

林大为没有回答,只是深深地低下头去。多年来,他一直认为父亲冷漠疏离,从未表达过爱意。原来只是他不曾听懂那些沉默背后的深情。

凌晨两点,录音播放完毕后的寂静中,林大为突然开口:“你爷爷......他去世前一周,给我打了电话。说想和我聊聊。我当时正好有个重要项目,说周末再回来看他。”

小宇安静地听着。

“他第二天就突发心梗走了。”林大为的声音平静得可怕,“我总是在想,他当时想跟我说什么。”

小宇不知该说什么,笨拙地拍了拍父亲的肩膀。令他惊讶的是,林大为没有推开,反而伸手覆住了儿子的手。

那一刻,收音机突然又响了起来,传出一段他们从未听过的录音。里面是林国强年老后沙哑却温柔的声音:

“大为,如果你有一天听到这个......爸爸只是想告诉你,我为你骄傲。你成了有出息的人,是好父亲。音乐梦想什么的,都不重要了。重要的是,咱们父子......”

录音到这里戛然而止,留下无限遗憾的静默。

林大为终于崩溃般哭出声来,多年来筑起的心墙在那一刻土崩瓦解。小宇看着哭泣的父亲,突然意识到这个总是强调逻辑和数据的人,内心藏着如此深重的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