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那天晚上,沈亦辰开车送她回家。车子是辆普通的大众,内饰磨损得厉害。林晚看着窗外掠过的老旧居民楼,忽然觉得,也许 “普通上班族” 的说法是真的 —— 毕竟,谁会开着宾利来吃 28 元的鱼香肉丝呢?

跨江大桥的掌心温度

城市的跨江大桥是林晚最喜欢的地方。下班后,她常常在这里散步,看着江面上的货轮拖着长长的灯影,听着桥下传来的汽笛声。沈亦辰约她来这里时,她以为又是一次 “试探性” 的约会,却没想到会以那样猝不及防的方式结束。

晚上 9 点,大桥上的霓虹灯准时亮起,粉紫色的光映在江面上,像撒了一把碎钻。林晚正低头数着栏杆上的涂鸦,忽然听见身后传来自行车的急刹车声。她下意识地往旁边躲,却被脚下的台阶绊倒。就在她以为要摔进江里时,一只手猛地抓住了她的手腕。

是沈亦辰。他的掌心滚烫,带着刚喝完热咖啡的温度,死死地攥着她的手腕。自行车擦着她的衣角过去,骑手骂骂咧咧的声音很快消失在风里。林晚惊魂未定地抬头,撞进沈亦辰的眼睛里 —— 那里面没有了平日的从容,只有毫不掩饰的慌乱。“没事吧?” 他的声音在发抖,另一只手轻轻抚上她的胳膊,像是在检查有没有受伤。

江风突然变大,吹乱了林晚的头发。沈亦辰伸手帮她把碎发别到耳后,指尖擦过她的耳垂,带来一阵战栗。他们就这样站在桥中间,身后是流动的霓虹,面前是漆黑的江面。林晚忽然想起便利店那个暴雨夜,他湿漉漉的西装和空钱包;想起每周五凌晨的香菜外卖,热气腾腾的汤碗;想起平价餐厅里他说 “会很难” 时,眼里一闪而过的复杂情绪。

“沈亦辰,” 她轻声说,“你的手好暖。”

沈亦辰的手指顿了顿,然后慢慢地、试探性地握住了她的手。他的手掌很大,能完全包裹住她的手,掌心的纹路硌得她有些痒。江面上的货轮鸣笛而过,灯光扫过他们交握的手,在地上投下短暂的影子。林晚看着远处模糊的城市轮廓,忽然觉得,也许 “扎根” 没那么难 —— 至少此刻,她有了可以握住的温度。

但她没看见,沈亦辰望着江面时,眼里一闪而过的悲伤。霓虹的光在他瞳孔里明明灭灭,像快要熄灭的烛火。他知道这束微光有多脆弱,就像知道,有些距离,不是握紧手就能缩短的。

微光时刻

便利店的暖光、香菜外卖的热气、大桥上的掌心温度,这些短暂的温暖像城市裂缝里漏下的光,让两个世界的人产生了交集。但阶层的差异、身份的隐瞒、未来的分歧,早已在“相遇”的瞬间埋下伏笔。就像跨江大桥上的霓虹,再绚烂也只是灯光的倒影,风一吹,就散了。

雨又开始下了,这次是细密的小雨。林晚和沈亦辰并肩走在桥上,谁都没有说话。他们的影子被路灯拉得很长,时而交叠,时而分开,像一首未完的序曲,在城市的喧嚣里,悄悄埋下了 “爱已成灰” 的前奏。

第二幕:升温与暗礁

反精英化的甜蜜日常

沈亦辰第一次推掉应酬,是在林晚生日那天。他看着手机里助理发来的 “王总晚宴流程”,手指悬在 “确认参加” 按钮上良久,最终回复:“家人重要,取消。” 当他提着蛋糕出现在林晚住处楼下时,看见她正蹲在铁皮房门口,用一个小电煮锅煮着泡面。“你怎么来了?” 她慌忙站起来,围裙上还沾着面粉 —— 她本来想尝试烤饼干,结果面粉撒了一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