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生、老、病、死。 这些她过去挥手间便能干预、甚至逆转的“凡人琐事”,如今亲自置身其中,才品出其中沉重而无法规避的滋味。这是天地循环最底层的规则,冰冷而公平,不容僭越。仙魔亦在其间,只是周期更为漫长,过程或许更为酷烈。

她想起玄烬。他的诞生(生)于邪窟尸堆,他的偏执成狂(病),他的一次次被封印与反抗(老?),他的一次次死于她手(死)……是否也是这巨大循环中的一部分?是否也蕴含着某种她未能参透的必然与意义?

天界所追求的“永恒”与“清除一切不稳定”,是否本身就是一种逆天而行?一种对天地自然循环的傲慢打断?

这一日,黄昏,雨歇。天际出现一道淡淡的彩虹。

茶肆里人不多。曦月正低头擦拭茶杯,门帘被掀开,一位身着粗布僧袍、眉目慈和的老和尚走了进来。他未持禅杖,只托着一只旧钵,目光澄澈,仿佛能看透人心。

“施主,叨扰一碗清茶。”老和尚合十行礼。

曦月心中一凛。她在此地多日,从未见过这位僧人,且隐隐感觉此人非同寻常。她不动声色地舀了一碗最普通的粗茶,递过去。

老和尚接过,并不喝,只是看着碗中茶汤倒映的窗外彩虹,微笑道:“世间万法,如露如电,如梦幻泡影。执着于相,便生苦厄。施主眉间郁结深重,可是有所执念?”

曦月指尖一颤,垂下眼帘:“大师说笑了,一介凡人,哪有什么大执念。”

“众生皆苦,苦于有身,苦于有念。”老和尚声音平和,“即便是九天之神、幽冥之魔,亦逃不开一个‘情’字困缚。爱别离,怨憎会,求不得,放不下…皆是苦源。”

曦月猛地抬头,看向老和尚。

老和尚却不再多言,将碗中茶水缓缓倾洒于地,水渍瞬间渗入青石板,了无痕迹。“然,露珠虽短暂,映照彩虹时,亦绚烂夺目。泡影虽虚幻,生灭之间,亦有刹那华彩。苦痛是真,美好亦非假。执着于永恒不变,反而错过了当下的真实。”

他放下茶碗,目光掠过曦月腰间的黑色碎晶,眼中闪过一丝了然的悲悯:“逝者已矣,其行其念,已成宿业。生者长存,非为沉溺过去之苦,而在明了当下之真,奔赴未来之义。 施主,你的路不在过去,也不在将来,只在当下这一步一步的寻找之中。”

说完,老和尚再次合十,转身离去,身影很快消失在湿润的巷弄尽头,仿佛从未出现。

曦月怔在原地,心中波澜万丈。

老僧的话,如暮鼓晨钟,敲散了她心中些许迷雾。他并未给出答案,却点明了她。

执着于被篡改的过去,沉溺于失去的痛苦,怨恨于可能的欺骗…这些强烈的情绪本身,何尝不是一种新的“相”?何尝不是困住她的牢笼?

玄烬的遭遇是“苦”,他们之间的误会与错过是“苦”,她被利用是“苦”。但那些记忆中短暂的温暖守护,他眼中始终未灭的温柔光芒,甚至他偏执成狂的背后,是否也藏着一种对“情”的极致渴望与不得?那是否也是一种…扭曲的“美好”?

承认苦痛,亦不否认美好。接受无常,珍惜当下。

她寻找真相,不是为了复仇,也不是为了沉溺悲伤,而是为了“明了”——明了这一切为何发生,明了玄烬真正的因果,明了自身存在的意义。这寻找的过程本身,就是她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