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他性格有些清高孤傲,但为人还算正直。

李郅派衙役走访了杜明远平日来往的几位文友和常去的茶楼、书肆。

一位与杜明远交好的书生提供了一条线索:大约半月前,杜明远曾酒后向他抱怨,说发现了一幅“了不得”的古画,像是前朝某位名家的真迹,只是破损严重,他正在设法修复,若能修复成功,必能价值连城,从此不必再为生计奔波。

“他可曾说那古画从何而来?”李郅急问。

“这倒没有……他只说机缘巧合所得,还神神秘秘的,说此事关乎一位友人体面,不可声张。”书生回忆道,“哦,对了,他那几日似乎格外忙碌,常去西市的‘博古斋’。”

博古斋?长安有名的古玩字画店。

李郅立刻带人赶到博古斋。

博古斋掌柜是个精瘦的老头,眼神透着世故。听闻官府问话,十分配合。

“杜秀才?是常来。他眼力好,常帮小店看些画作真伪,也接些修复的活计。前些日子,他确实拿来一幅残破的古画,说是受友人所托修复。那画……啧,破损得太厉害,小人也没看出是何来历。”掌柜答道。

“那幅画现在何处?”

“杜秀才拿回去修复了,并未留在小店。”

“他可曾提起那友人是谁?或者,那画有何特异之处?”

掌柜摇头:“杜秀才口风紧,未曾提及。只是……只是他那几日似乎心事很重,修复要价也比往常高些,像是很缺钱……”

又是缺钱?与赵万山口中的借债似乎对上了。但杜明远是因为修复古画缺钱?还是因为别的原因?

李郅沉吟片刻,忽然问道:“掌柜的,依你看,杜明远修复那幅古画,需要多久?可能成功?”

掌柜捋须道:“那画破损严重,非一朝一夕之功。以杜秀才的手艺,若全心投入,或许……一月可期?至于成功与否,难说。修复古画,如履薄冰,一招不慎,全盘皆毁。”

一月?杜明远拿到画才半月。那他为何昨夜突然去找赵万山?还带了所谓的“画样”?

李郅感到自己似乎触摸到了什么。杜明远发现的“了不得”的古画,那位“关乎体面”的友人,突如其来的借钱,以及昨夜神秘的赴约……这些碎片之间,一定存在着某种联系。

他下令:“立刻带人,仔细搜查杜明远的家!任何纸张、画稿、书信,都不要放过!”

四、 家搜秘辛

杜明远的家位于城西升平坊,一座简陋的小院。柳氏红肿着眼睛,在一旁默默垂泪。

衙役们的搜查细致而迅速。屋里陈设简单,最多的便是书和画稿。

画案上,还摊着未画完的瓷坯图样,颜料盘里的青料尚未干透。

李郅亲自检查画案。抽屉里多是些寻常画稿、书信,并无特别。

他注意到,画案一角,放着几只专用的细毫画笔,用来描绘青花瓷上最精细的纹路。其中一支笔的笔毫,似乎沾着一点极细微的、不同于常见青料的暗红色颜料。

他小心地用指甲刮下那点颜料,放在白纸上细看。颜色暗红,带着些许颗粒感,不像是画瓷用的彩料。

“柳氏,你夫君可会用红色颜料作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