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郎,你看这荷花,”李清照指着一朵盛放的荷花,“‘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这句诗用来形容眼前的景象,再合适不过了。”
“是啊,”林宇点头,“不过我觉得,若用你的词风来写,或许会更灵动。比如‘误入藕花深处,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这般活泼的意境,也很贴合眼前的景象。”
李清照愣了一下,随即笑道:“林郎倒是了解我!我确实喜欢写些生活里的趣事。对了,你上次说,你会写词?不如今日你也写一首,咏这汴河荷花?”
林宇有些不好意思地挠了挠头:“我只是偶尔写几句,算不得什么。不过既然你想听,我便试试。”他沉思片刻,轻声念道:“汴水映荷红,风送暗香浓。扁舟随波荡,与君意相融。”
“好!”李清照拍手叫好,“‘与君意相融’这句,写得真好!既写出了眼前的景色,又道出了咱们此刻的心境。林郎,你若用心写词,定能成为名家。”
林宇笑着摇头:“我不过是自娱自乐罢了。能和你一起论词,我就很满足了。”
说话间,船夫将船停在了岸边的一家小铺旁。两人下了船,走进铺子里,点了两碗莲子羹。莲子羹清甜软糯,李清照吃得很开心,边吃边和林宇聊起汴京的趣事,从街头的杂耍到书院的诗会,无话不谈。
“对了,下月初,汴京有个诗会,在城西的慈恩寺举办,许多文人都会去参加。”李清照看着林宇,眼中满是期待,“林郎,你陪我一起去好不好?咱们一起去听听名家的诗作,也把咱们写的词拿去让他们评评。”
“好啊!”林宇欣然应允,“能和你一起去诗会,是我的荣幸。”
从铺子里出来,夕阳已经西斜,汴河面上泛着金色的波光。两人并肩走在河边的小路上,影子被拉得很长。李清照突然停下脚步,看着林宇,轻声说:“林郎,有你在身边,我总觉得日子格外开心。以前我和姊妹们在一起,虽也热闹,却总觉得少了些什么。遇见你之后,我才知道,原来和知音一起论诗作词,是这般惬意的事。”
林宇看着她真挚的眼神,心里泛起一阵悸动。他轻声说:“我也是。遇见你,是我此生最大的幸运。”
夕阳下,槐花香里,两人相视一笑,空气中满是甜蜜的气息。林宇知道,他对李清照的感情,早已从最初的仰慕,变成了深深的爱恋。而他能感觉到,李清照对他,也有着同样的心意。
第三章 诗会显才情,情愫渐深沉
转眼到了诗会这天,林宇一早就来到李府门口,等着李清照。没过多久,李清照就穿着一身淡紫色襦裙走了出来,发髻上簪着一支玉簪,脸上略施薄粉,更显清丽动人。
“林郎,让你久等了。”李清照走到他面前,有些不好意思地说,“早上选衣服耽搁了些时辰。”
“无妨,”林宇笑着说,“你今日这般好看,多等一会儿也值得。”
李清照的脸颊瞬间红了,低着头,轻声说:“咱们快走吧,别迟到了。”
两人坐着马车,很快就到了城西的慈恩寺。慈恩寺的庭院里早已挤满了人,有白发苍苍的老者,有意气风发的少年,还有些穿着华丽的贵公子。大家三三两两地聚在一起,讨论着诗词,气氛十分热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