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对方逃散后,苏幺和周强拎着两个没碎的瓷瓶,又要追。萧烈在后面急得大喊:“回来!回来!穷寇莫追!”

我当时就想,萧烈这成语用得还真专业。

我们几个大大方方地走下楼。脸上带着胜利者的骄傲。医馆里的大夫、丫鬟和病人,都像躲洪水猛兽似的躲着我们。看我们的眼神,就像看从山里跑出来的老虎。

有个眉清目秀的小丫鬟靠在门边。不知道是吓傻了还是怎么的,就那么愣愣地站在病房门口盯着我们看。我无意间瞥见,她脚边有一滩黄色的液体。等我走出老远,回头看了一眼,她还站在那滩液体上,瞅着我们发愣。

我们下最后一层楼梯时,那几个护院正往楼上走。他们看见我们,啥话也没说,直接贴着我们的边,匆匆往楼上奔。

等我们发动马车离开回春医馆时,隐约听见远处传来 “当当” 的铜锣声 —— 那是衙役巡逻的声音,看样子是有人报官了。

打了两场架,晚饭也没吃。当时已经快半夜了。我们在回去的路上,停在了街角的 “大团圆馄饨铺” 门口。

铺子里的老板还没关门。见我们满身是伤,也没多问,赶紧给我们煮了馄饨。萧烈一边吃,一边从怀里摸出个铜哨子。他吹了两声,没一会儿,一个穿着短打的汉子跑了过来 —— 那是李承渊的手下。

萧烈把今天发生的事,大体跟那汉子说了说。说完之后,他沉默了一下,就让汉子回去了。

“李哥咋说?” 周强问道。我看他有点忐忑 —— 今天晚上打架的起因,就是他先跟秦仲文的人吵了起来,还骂了一句。

“李哥没多说,就让我转告你们,以后出门当心点。” 萧烈继续低下头,喝着馄饨汤。

2

回到我们住的宅院后,萧烈把我们叫到一起,开了个 “战后说事儿会”。他着重分析了今天晚上两场架的不足,还有我们打得好的地方。

萧烈是我们的头,果然不一样。这么点事,也能整出个会来。

大家你一言我一语地讨论,也做了自我检讨。最后发现,最根本的问题就是太突然了 —— 我们没做好心理准备,手里也没趁手的家伙,连身上的衣服都不是耐打的料子。

“等过两天,我去弄几根短铁棍。以后出门,每人身上揣一根。再碰见这帮杂碎,全揍得他们爬不起来!” 苏幺忿忿地说,手里还攥着个空碗,捏得 “咯吱” 响。

“不可。” 萧烈摇了摇头。他放下手里的馄饨碗,说:“老混街头的,用短棍打人都有分寸。他们会用大拇指顶着棍头,打在肉上也就五六厘米深,伤不了内脏,顶多流点血。你们没那个手法,真打红眼了,指不定把人打残了。到时候麻烦就大了。”

“那就拿砖头!” 苏幺又说。

“滨江街那地方,上哪找砖头去?” 赵虎瓮声瓮气地接话,“现在津州城里,找块砖头比找堆狗粪还难。官府早就下令,把街头的砖头都清走了,怕有人闹事。”

萧烈思索了一会儿,说:“就用短铁棍吧。这玩意儿好带,揣在怀里不显眼。打起来也趁手,抡在胳膊上就能把人打骨折。只要不往头上打,一般都不会出人命。”

萧烈不愧是从军营里退下来的,想事情就是周到。而且他做事情雷厉风行。第二天一早就出了门,傍晚回来的时候,手里拎着个布包。他把布包往桌上一倒,“哗啦” 一声,滚出几根短铁棍 —— 都是铬铁打的,重量不沉,握着正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