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公子愣住了,随即露出赞许的神色:“姑娘倒是心善。我叫沈砚之,是邻县的账房先生,此番来钱塘收账。若姑娘不嫌弃,前面茶摊我请你喝碗热茶。”

灵汐本想拒绝,可实在抵不住寒意,便跟着他到了茶摊。粗瓷碗里的茶水冒着热气,她捧着碗暖手,听沈砚之叹道:“这钱塘郡近来不太平,先是旱灾,又是山洪,粮价涨得没边,不少人都动了歪心思。方才偷我钱袋的孩子,约莫是饿急了。”

“那公子为何还要追?” 灵汐轻声问。

“偷便是偷,不能因为可怜就纵容。” 沈砚之抿了口茶,“但我追上他后,见他手里攥着个破碗,还是给了他两个馒头。规矩要守,人心也要顾。”

灵汐心头一震。她原以为凡尘的 “业” 非黑即白,却没想过还有这样的折中之道。正思忖间,茶摊老板拿着茶壶过来添水,听见两人的对话,忍不住插话:“沈先生说得在理。前几日城西张屠户,为了抢隔壁的生意,故意往人家肉里掺水,结果被官府打了三十大板,生意也黄了。这‘嗔’业啊,最是害人。”

“嗔业?” 灵汐抓住这个词,这正是天规司提到的十恶业之一。

“可不是嘛!” 老板往灶里添了把柴,“人一怒起来,什么糊涂事都做得出来。张屠户就是看不惯隔壁生意比他好,妒火中烧才犯了浑。姑娘你看着面生,是外来的吧?可得当心些,这乱世里,人心比鬼神难测。”

灵汐谢过老板,和沈砚之告别后,拿着自己的三枚铜钱去买了半升糙米。回去的路上,雨下得大了些,她看见破庙墙角蜷缩着个老妇人,正瑟瑟发抖。灵汐咬了咬唇,把刚买的糙米分出小半,递了过去。

老妇人抬起布满皱纹的脸,浑浊的眼睛里泛起泪光:“姑娘,你真是活菩萨。”

灵汐摇摇头,转身走进雨里。她不知道,自己这一举动,已悄然避开了 “吝业” 的陷阱。而远处的云端,天规司的仙官正拿着玉册记录:“初入凡尘,遇贪、盗、嗔、吝四业,皆以善念化解,识神未迷。”

第二章 茅庐问道

糙米只够吃三天。灵汐站在破庙门口,望着淅淅沥沥的雨,第一次体会到 “饥寒交迫” 的滋味。她试着调动仙力,可丹田处空空如也,只有一丝微弱的灵气在经脉里游走,连引动一片落叶都做不到。

“姑娘可是无家可归?” 一个苍老的声音传来。灵汐转头,见是个背着药篓的老者,须发皆白,却精神矍铄。

“晚辈阿汐,暂居在此。” 她行了个礼。

老者打量了她一番,目光落在她那双异常清亮的眼睛上:“我看你眉宇间有股清气,不似寻常孤女。若不嫌弃,随我回茅庐暂住几日,也好避避这阴雨。”

灵汐正无去处,便跟着老者往山中走。茅庐建在半山腰,周围种满了草药,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药香。老者自称玄机子,是个隐居的郎中。

“玄机子前辈,您可知‘十恶业’如何化解?” 晚饭时,灵汐忍不住问。她实在想不通,凡尘的业障无处不在,仅凭善念,真能断尽吗?

玄机子正擦拭着药杵,闻言抬眼看她:“姑娘可知十恶业是哪十样?”

“贪、嗔、痴、慢、疑、身三业(杀、盗、淫)、口四业(妄语、两舌、恶口、绮语)。” 灵汐脱口而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