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三天后,制度修订会在耕地旁召开。各支系长老围着木简争论不休,共工烈坚持 “按人口平分”,伯封勇要求 “保留贡献比例”,皋陶平则强调 “歉年补贴”。

句望拍了拍石桌,大声说:“大家听我说!耕地分配按‘人口 50%+ 劳动力 30%+ 贡献 20%’,新增‘增长系数’;贡赋分‘丰 12%、平 10%、歉 8%’;大工程跨单元协作,按人口出工。这样大家都不吃亏,行不行?”

长老们沉默了。共工烈算了算,自家支系八口人,按新规则能多分 1 亩优质地,满意地点头;伯封勇觉得贡献比例没丢,也没意见;皋陶平有了歉年补贴,也不再反对。

“好!就按这个规则来!” 句望举起木简,各支系长老纷纷在上面刻下自己的名字。

可刚解决耕地问题,新的麻烦又来 —— 夏王朝太康派来的使者突然到访,说颛顼系制度静态化,不符合王朝 “灵活改革” 要求,要削减 30% 的铜矿配额。

“句望族长,要是你们三个月内还不改出灵活制度,就别想再从王朝拿铜矿!” 使者扔下这句话,转身就走。

句望看着使者的背影,心里一沉 —— 没有铜矿,就没法做工具,春耕肯定要耽误。他立刻召集共议会,决定在新规则里加入 “应急修订条款”,遇到突发情况,24 小时内召开紧急会议改规则。

西水坡遗址的陶片记录显示,这年春耕,颛顼系按新规则分配耕地,优质地满足率从 60% 升至 90%,贡赋缴纳率也从 85% 升至 95%。太康得知后,不仅恢复了铜矿配额,还多给了 10 块青铜,称赞句望 “懂变通,会治理”。

当天晚上,句望在祖祠举行仪式,将新规则刻在青铜简上。他对着龙形陶片发誓:“我句望在此立誓,定当让制度活起来,让颛顼系越来越强,绝不辜负敬康和族人的期望!”

祖祠外的月光洒进来,照亮了句望坚毅的脸庞。他知道,这只是开始,接下来,他还要解决单族治理抗不了洪水、夏制适配不足的问题,让颛顼系在夏代初年站稳脚跟。

第二章 瓦店洪水劫:跨族协同中的生死突围

秋末的瓦店遗址,寒风卷着暴雨,砸得耕地里的粟苗东倒西歪。句望站在河堤上,看着汹涌的洪水漫过堤岸,心里像被巨石压着 —— 这已经是本月第三次洪水了,颛顼系单族加固的 5 公里河堤根本挡不住,10 亩耕地被淹,粮食损失惨重。

“族长,再不想办法,下次洪水就要淹到聚居区了!” 句元浑身湿透,手里的木耒都快握不住,“我们的木材和青铜不够,根本修不了更长的河堤!”

句望盯着洪水,突然想起东部的有虞氏 —— 有虞氏铜矿丰富,还有大量木材,要是能联合他们一起抗洪,说不定能解决问题。

“句元,你留下组织族人抢救粮食,我去有虞氏找他们的族长虞舜(此处为有虞氏同名族长,非后世舜帝)。” 句望说完,披上兽皮雨衣,骑着马冲进暴雨里。

有虞氏的聚居区在瓦店东边 20 里,一路上洪水阻断了好几条小路,句望摔了好几次,浑身是泥,终于在天黑前赶到。

虞舜正在自家的粮仓里查看粮食,听说句望是来求联合抗洪的,立刻冷笑:“句望族长,我们有虞氏和你们颛顼系素无往来,凭什么帮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