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默把这些名字和关系在心里默念三遍,像记公司部门架构似的,把“爹(严肃武将)、娘(温和太傅女)、二弟(活泼爱骑射)、三妹(文静爱话本)”的标签贴好,不敢漏半分——这可是他在这个陌生世界的“人脉基础”,记错了就麻烦了。
接下来的日子,林默开启了“世子生存特训”,每天都活得像在走钢丝。
清晨天还没亮,忠叔就会来叫他起床。原身是世子,按规矩要去书房练字,还要跟着先生读圣贤书。林默握着狼毫笔,感觉比握鼠标难上十倍,笔杆滑溜溜的,稍一用力就歪,写出来的字要么像蚯蚓爬,要么像墨团。他只能偷偷模仿原身以前写的字,把原身的旧稿铺在旁边,一笔一划地描,写坏了一沓宣纸,手指都磨出了茧,才勉强写出几分形似。有次先生来查功课,看着他写的字,皱着眉说“世子近日笔力似有滞涩,许是伤了头的缘故”,林默赶紧顺着话头点头,才蒙混过关。
中午陪家人吃饭是最考验演技的时候。王府的饭桌是梨花木的,长三尺,宽两尺,中间摆着七八道菜,有炖得软烂的鸡汤,有油亮的红烧鱼,还有清炒的时蔬,都是林默以前舍不得顿顿吃的。他学着其他人的样子,拿起筷子,尽量少说话,只在被问及时附和几句。
他偷偷观察桌上的人:爹赵靖吃饭时从不说话,眉头总是微蹙,像是在想军务,只有王妃给她夹菜时,才会放缓一点脸色;王妃总把鸡腿夹给林默和赵瑜,又把青菜夹给赵瑶,嘴里还念叨“瑶瑶多吃点青菜,对眼睛好”;赵瑜吃饭不老实,总爱讲骑射场的趣事,说“今天张教头教我射箭,我射中了靶心三次”,还会偷偷把不爱吃的姜夹给林默;赵瑶则安安静静地吃饭,偶尔会把话本里看到的故事讲给王妃听,声音软乎乎的。
有次王妃夹了块桂花糕给林默,笑着问:“珩儿,前几日你还跟我说,要把《孙子兵法》再读一遍,如今读得怎么样了?”
林默捏着筷子的手猛地一紧,心里咯噔一下——《孙子兵法》?他只在电视剧里听过,连封面长什么样都不知道。他赶紧装出头疼的样子,揉了揉太阳穴:“娘,我摔了头后,记性总不好,《孙子兵法》只看了几页,好多地方都没看懂,等我再缓几天,一定好好读。”
王妃果然没怀疑,反而心疼地摸了摸他的额头:“傻孩子,读书哪能急?你先把身体养好,别的都不急。”
林默暗自松了口气,这才发现,当“世子”比当社畜还累——社畜只要完成KPI就行,当世子还要记那么多规矩,还要应付家人的“抽查”。
最让他心惊又心软的,是发现原身的日记。那天他在书房整理原身的旧物,想多找些关于“赵珩”的信息,结果在书桌最下面的抽屉里,翻到了一个蓝色封皮的线装本,封面上写着“珩之记”,字迹清秀,正是原身的字。
他翻开本子,里面记的都是原身的日常琐事:“今日跟爹去军营,看到士兵们训练,好辛苦,爹说我以后也要像他们一样,可我连骑马都怕摔,怎么能像爹一样打仗?”“瑶瑶今天给我讲了个话本故事,说有个英雄救了百姓,我要是能像他一样就好了,可我连保护自己都难。”“北境又传消息,说蛮胡在边境闹事,爹夜里总睡不着,我要是能帮爹就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