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瑶躲在自己的房间里,绣了个红布平安符,里面塞着晒干的艾草,还在上面绣了“平安”两个字,绣得歪歪扭扭的,却是她绣了整整两天的成果。她把平安符递给林默时,声音软乎乎的:“哥,这个平安符能保平安,你带着,就像我在你身边一样。”
赵瑜把自己最爱的短剑找了出来,那是王爷去年送他的生日礼物,剑鞘上还刻着龙纹。他把短剑塞给林默,仰着头说:“哥,这剑很锋利,你带着防身,要是有蛮胡欺负你,你就用它砍他们!”
林默把平安符挂在脖子上,贴身放着,又把短剑别在腰间,心里暖暖的。他还偷偷从床底翻出那个黑色打火机,用一块布包好,塞进贴身的口袋里——这是他的“秘密武器”,也是他对现代世界唯一的念想。
他还找了块白色的布帛,用毛笔在上面写满了自己能想到的“军营实用常识”:“骑兵每日耗粮三斤,步兵两斤半”“弓箭要放在干燥的地方,防潮”“喝生水会拉肚子,一定要喝烧开的水”“受伤后要先止血,再敷药”,一笔一划,写得很认真,然后叠好,塞进包袱里。他想,这些常识,说不定能帮到自己,也能帮到其他士兵。
出发那天清晨,天还没亮,外面还飘着小雨,冷得人打哆嗦。
王妃抱着林默,哭得浑身发抖:“珩儿,一定要回来,娘还等着你吃桂花糕呢……”
林默拍着王妃的背,声音有点哽咽:“娘,您放心,我一定回来吃您做的桂花糕。”
赵瑜拉着林默的衣角,眼泪在眼眶里打转,却强忍着没掉下来:“哥,你要是想我了,就看看天上的星星,我也会看星星,这样我们就像在一起了。”
赵瑶站在旁边,手里攥着帕子,小声说:“哥,我会把话本都留着,等你回来,我讲给你听。”
王爷站在一旁,看着这一幕,眼眶也红了,却还是强装镇定,递过一把剑——那是一把青绿色的剑,剑鞘上刻着花纹,是王爷年轻时用的“青锋剑”。“这把剑,陪我在北境打了十几年仗,救过我的命。现在我把它交给你,就当爹在你身边,保护你。”
林默接过剑,剑身在昏暗的光下泛着冷光,却让他觉得很安心。他对着王爷和王妃,还有赵瑜、赵瑶,重重地磕了三个头:“爹,娘,弟妹,等我打跑蛮胡,就回来!”
翻身上马时,林默回头看了眼王府的飞檐,飞檐在晨雾里模糊成一团,像一幅水墨画。王妃还在哭,赵瑜挥着小手,赵瑶站在王妃身边,也在挥手。他心里默念:“等着我,我一定回来。”
他不知道,这一眼,竟是他和家人的最后告别。
第三幕:军帐随凛——粮草官的社畜智慧
军营建在云州以北的平原上,一眼望不到边的黑色帐篷,像一片沉默的海,在寒风里微微晃动。帐篷之间的小路上,士兵们穿着铠甲,扛着武器,来来往往,脚步声、说话声、武器碰撞声混在一起,充满了肃杀的气息。
传旨太监把林默带到主帅帐篷前,守帐的士兵穿着银甲,手里握着长枪,眼神锐利,见他们过来,上前一步拦住:“止步!主帅帐前,不得擅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