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林默摸着泛黄的纸页,指尖能感受到纸张的粗糙,心里忽然酸酸的。原来这“世子”也不是他想的那样无忧无虑,他也有自己的烦恼,有自己的愧疚和期待。林默忽然觉得,自己不能只当个“演员”,他得真的把自己当成“赵珩”,替原身好好活着,替原身照顾家人,替原身实现那些没说出口的愿望。

从那以后,林默不再只想着“应付”,而是真的试着融入这个家。

他会主动陪赵瑜去骑射场,哪怕自己骑在马上,吓得手都在抖,也要硬着头皮跟着跑。赵瑜教他射箭,他射偏了,赵瑜笑他“哥你好笨”,他也不生气,反而用现代的“鼓励式话术”夸赵瑜:“阿瑜这次射得比上次准多了,进步真快,以后肯定比爹还厉害。”赵瑜被夸得脸红,练得更起劲了。

他会陪赵瑶在书房看话本,赵瑶看不懂的地方,他就用自己的“逻辑分析”帮她捋人物关系:“你看,这个公子喜欢小姐,但是小姐的爹不同意,所以公子才要去考功名,等他当了官,就能娶小姐了。”赵瑶听得眼睛发亮,总拉着他说“哥你真厉害”。

他会陪王妃逛王府的园子,王妃讲京里的旧事,说“以前我跟你外祖母去逛庙会,有卖糖画的,你外祖母总给我买小兔子形状的”,他就认真地听,偶尔还会问“娘,那糖画甜不甜?以后我们也去逛庙会好不好?”王妃被他问得笑起来,眼里的温柔像要溢出来。

王爷赵靖看在眼里,对他的态度也软了些。有次王爷让他陪着练剑,林默的动作生疏得很,握剑的手都在抖,劈剑的时候还差点摔了,可他咬着牙,一遍一遍地练,额头上的汗顺着脸颊往下淌,也没说一句“累”。

王爷停下动作,看着他,难得开口:“珩儿,你以前练剑总怕疼,练两下就躲,现在倒懂事了。”

林默擦了擦汗,看着王爷严肃的脸,忽然觉得心里暖暖的:“爹,以前我不懂事,总想着自己舒服,现在我明白了,我是云州世子,以后要帮爹分担,该学的本事,我不能躲。”

王爷没说话,只是拍了拍他的肩,可林默能看到,王爷的眼神里,多了几分认可。

他以为日子会这样慢慢变好,他会越来越像“赵珩”,会和家人好好过日子,可他忘了,这个时代,安稳从来都是奢侈品——北境的急报,终究还是递到了王府。

第二幕:烽烟催征——社畜世子的责任觉醒

那天清晨,林默刚在书房写完一页字,墨汁还没干,就见忠叔慌慌张张地跑进来,脸色惨白,连手里的茶盘都在抖:“世子爷!不好了!王爷让您赶紧去前厅,京里来了传旨太监,说北境出事了!”

林默心里咯噔一下,赶紧放下笔,跟着忠叔往前厅跑。走廊里的灯笼还没熄,昏黄的光映着他的影子,一路晃到前厅门口。还没进门,他就听到前厅里传来王妃压抑的哭声,还有王爷沉重的叹息声。

前厅的气氛压抑得让人喘不过气。正中间的椅子上坐着个穿明黄太监服的人,脸圆圆的,眼神却很严肃,手里捧着一卷明黄的圣旨,正是传旨太监。王爷赵靖站在旁边,手里捏着一把剑,指节泛白,眉头皱得能夹死苍蝇;王妃苏氏坐在椅子上,用帕子捂着脸,肩膀一抽一抽的,眼泪把帕子都浸湿了;赵瑜和赵瑶缩在王妃身边,小脸上满是害怕,大气都不敢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