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晚,祝小文背着包袱,借着微弱的月光往山外走。刚到黑风口,就听见身后传来细碎的脚步声,像有人拖着湿漉漉的鞋子走路。他猛地回头,只见三个浑身是血的人影飘在半空中,正是去年死去的张老栓和他的两个儿子。那些伥鬼脸上没有任何表情,眼睛空洞洞的,伸出干枯的手就往他身上抓。祝小文早有准备,赶紧掏出怀里的关公像碎片。碎片一碰到月光,突然泛出点红光,伥鬼像被火烫到似的往后退,嘴里发出 “滋滋” 的声响。祝小文趁机拔腿就跑,直到跑出黑风口,听见身后没了动静,才敢靠在树上大口喘气,后背的衣服早已被冷汗浸透,贴在身上冰凉。
三天后,祝小文终于走到江山县衙。他鞋子磨破了,脚底板全是血泡,一瘸一拐地跪在县衙门口,手里举着块布,上面是他用炭笔写的字:“青崖山妖物作祟,害民十三条,求大老爷为民做主!”
县衙的差役见他衣衫褴褛,本想拿棍子赶他走,可听到 “妖物”“十三条人命”,又不敢怠慢,赶紧进去通报。江山县令周敬之正在后堂喝茶,手里捧着本《论语》,其实心思全在桌上的蜜饯上。听闻此事,他眉头立刻皱起来,把茶杯往桌上一放,茶洒了半桌也没顾上擦。
周敬之到江山县任职三年,早就听说过青崖山有精怪的传闻。去年还曾派五个捕快进山查探,结果只回来个姓王的捕快,还疯疯癫癫的,嘴里不停喊着 “虎头怪”“伥鬼”,没过几天就断了气,死的时候眼睛睁得老大,像是看到了什么吓人的东西。
他把祝小文叫进后堂,让他坐在角落里的小凳子上,又让人给他倒了碗热水。祝小文捧着碗,手还在抖,把山君要祭品、害人性命的事一五一十地说了,说到两个孩子被带走时,眼泪忍不住掉在碗里。
周敬之越听脸色越难看。按大明律,地方出现妖异之事,需立刻上报府衙,再由府衙转呈布政使司,最后上报朝廷。可他心里打着小算盘:一旦上报,若朝廷怪罪他治理不力,轻则罢官,重则流放。他好不容易才通过关系当上这个县令,可不想就这么丢了乌纱帽。
“你说的山君,不过是山里的猛兽罢了,” 周敬之端起茶杯抿了一口,掩饰着内心的慌乱,“本县令派两个捕快跟你回去,再带上些弓箭,定能将那猛兽擒住。”
祝小文急得直跺脚:“大老爷!那不是猛兽!是能唤伥鬼的妖物!两个捕快根本不够!上次李二郎……”
“休得胡言!” 周敬之把茶杯往桌上一放,声音陡然提高,“不过是些山野精怪,哪有那么厉害?你再敢造谣惑众,本县令先治你的罪!”
祝小文见县令不肯派兵,心里又急又气,可他知道自己人微言轻,只能跟着两个捕快往回走。那两个捕快一个姓赵一个姓孙,一路上不停抱怨,说祝小文多事,耽误他们喝酒。可刚走到青崖山脚下,就见黑风口飘着十几个伥鬼,个个浑身是血,飘在半空中盯着他们。赵捕快吓得腿一软,手里的弓箭掉在地上,转身就跑:“真有妖物!快跑啊!” 孙捕快也跟着跑,连弓箭都忘了捡。
祝小文看着他们跑远的背影,心里凉了半截。可他没放弃,又折回江山县衙,跪在门口不肯走。周敬之被他缠得没办法,又听说捕快真的看到了伥鬼,终于慌了神。他知道这事瞒不住了,若再不上报,等山君害了更多人,朝廷怪罪下来,他更是吃不了兜着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