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官员骑马走到马骥面前,勒住缰绳,低头打量了马骥许久,脸上渐渐露出满意的笑容,对着老者说了几句话。老者连忙凑到马骥耳边,小声翻译:“这位是咱们这里的主簿大人,他说你这模样真是俊美,想带你去见县令大人,说不定能给你安排个差事。”

马骥心中一紧,他实在不愿与这些以丑为荣的人打交道,可眼下若是拒绝,恐怕又会陷入困境。他犹豫了片刻,最终还是点了点头,跟着主簿走向县衙。一路上,百姓们纷纷弯腰行礼,眼神里满是敬畏,还有人对着马骥指指点点,像是在议论什么新奇的事物。

县衙是一座相对气派的建筑,门口站着两个手持长矛的士兵。主簿带着马骥走进县衙,穿过一个小院子,来到大堂前。大堂内,一个身穿褐色官服的人正坐在堂上的木椅上,手里拿着一份竹简翻看。那人比主簿更丑,左眼上蒙着一块黑布,显然是瞎了,嘴角还歪向一边,说话时漏风,可他身上却透着一股官威。

这便是县令。他见了马骥,立刻从座位上站起来,快步走下堂,围着马骥转了两圈,拍着马骥的肩膀笑着说:“早就听说有中原人来,没想到竟是如此俊朗的人物!比我那几个手下好看多了!”

马骥强忍着心中的不适,躬身行礼:“草民马骥,见过县令大人。”

县令哈哈一笑,摆手道:“不用多礼!你既然来了,就留在县衙做事吧,正好帮我整理文书。” 说完,他吩咐手下拿来一套黑色的官服,递给马骥:“这是你的衣服,以后你就是县衙的文书了。”

马骥接过官服,布料粗糙,还带着一股异味。他虽不愿与这些以丑为荣的人同流合污,可眼下无依无靠,只能暂时答应:“多谢县令大人。”

接下来的日子,马骥便在县衙住了下来。他每天的工作就是整理竹简文书,记录百姓的诉求。可县衙里的官员们,每天讨论的不是如何治理地方,而是如何让自己变得更 “美”—— 有人说要在脸上刻上复杂的花纹,这样显得更有威严;有人说要把牙齿拔掉几颗,露出牙龈才够特别;还有人甚至想把自己的眉毛剃掉,画上两条歪歪扭扭的黑线条。马骥听着这些讨论,只觉得荒诞又恶心,却只能默默忍受,不敢表露半分不满。

3 面见国王:荒诞的官场与辞官

马骥在县衙待了半个月,因他 “容貌出众”,整理文书又细致认真,很快就成了县令身边的红人。县令时常在其他官员面前夸赞马骥,说他不仅长得 “俊”,做事还靠谱。没过多久,县令便写了一封推荐信,将马骥推荐给了府城的知府。

府城比县城大了许多,城墙更高,房屋也更气派。知府的模样比县令还要 “出众”—— 他身材矮小,脖子却异常粗壮,脸上长满了肉瘤,说话时声音粗哑,像是破锣在响。知府见了马骥,也是十分满意,又将他推荐给了更高一级的官员。

就这样,马骥一路辗转,凭着 “丑陋” 的外表和还算不错的能力,竟被层层推荐,最终送到了罗刹国的都城,有了面见国王的机会。

都城的王宫是用黑色的石头砌成,宏伟却透着一股压抑感。宫殿门口站着两排手持长戟的卫士,他们个个身材高大,脸上都画着狰狞的油彩。马骥跟着太监走进宫殿,殿内光线昏暗,只有正中央的高台上挂着一盏巨大的青铜灯,灯光摇曳,照亮了坐在宝座上的国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