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我沉默了很久。

然后,我拿起那卷图纸,走到烛火旁。

图纸被点燃,迅速卷曲、焦黑、化为灰烬。

秦煊瞳孔微缩,却没有阻止,只是深深地看着我。

“误差太大,样本单一,不可重复实验。”我迎上他的目光,语气平静无波,如同在实验室里否决一个不成熟的项目提案,“风险收益比完全不匹配,不予批准。”

他愣了一下,随即轻笑一声,像是无奈,又像是早已料到的释然,甚至……欣赏?

“林首席果然……理智至上。”

“陛下。”我纠正他,语气没有任何波澜,“明天是你的登基大典。这是当前最优选择,数据支持率百分之九十三点七。”

他忽然伸出手,轻轻拂去我肩头上并不存在的灰尘,动作罕见地带着温存,眼神却依旧锐利如刀:

“那么,我的皇后。接下来,你打算如何‘优化’这个天下?”

“先从统一度量衡和修订历法开始。”我不假思索地回答,转身走向挂满地图和数据表的墙,“数据是一切的基础,我们必须建立一套全新的标准……”

窗外,晨曦微露,照亮了一个新时代。

2. 数据帝后启元新政的科技革命

登基大典的喧嚣过后,新朝“启元”的第一缕阳光照进垂拱殿。

空气里还残留着庆典的硝烟味,混合着新刷桐木和墨香。

我和秦煊,如今是启朝的皇帝与皇后,分坐于御案两侧。

案上堆叠的是我通宵整理的各地简报和数据汇总。

“三百二十七处县治急需补充官吏,缺口估算四千一百人。”我指尖点着一列数字,“现有科举取士效率太低,周期过长,无法满足需求。建议开设‘实务速成班’,培训内容:基础算术、公文格式、律法概要。培训周期:三个月。”

秦煊拿起另一份文书,那是工部呈上的矿山开采奏报,眉头紧锁:“开采方式原始,事故率惊人。效率低下,资源浪费严重。需要统一的安全规范和标准化的开采流程。还有,运输全靠人力畜力,损耗太大。”

他抽出一张纸,用我带来的炭笔迅速勾勒出几条交错线条和节点:“先修路。以京城为中心,构建主干道网。标准:路基宽度、材料配比统一。我需要一个全国地形地貌的详细数据,坡度、土质、河流分布……”

“地理数据库已在建立,但需要时间进行大地测量。”我接话,“可先利用旧有驿道数据优化,优先修建经济、军事价值最高的线路。模型测算,第一条主干道应连接京畿与淮南粮仓,可降低百分之三十以上的漕运损耗。”

“准。”秦煊落下朱批,笔迹凌厉,“工部牵头,调拨第一批俘虏和募工。林溪,你的人计算一下最优人力配比和物资调度方案。”

“已在做。”我递过另一册表格,“这是基于现有劳役人数、粮食储备、工具产能做的甘特图和各阶段资源需求预测。按此执行,可节省百分之十五的预算,缩短工期二十天。”

他扫了一眼那复杂的图表和曲线,嘴角扬了一下:“就知道找你没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