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周后,“回音侦探社”在槐巷口的一个小门面开张了。门面不大,只有一张桌子、两把椅子,墙上挂着一块木牌,上面写着:“承接:未竟之语,未了之事。”
没人知道,这个侦探社的“核心成员”,除了侦探林砚,还有一个住在隔壁老宅里、穿青布长衫的鬼魂。
第二章 旧照片里的秘密
回音侦探社开张的第一个月,门可罗雀。偶尔有人探头进来,看到木牌上的字,都觉得奇怪——哪有侦探社干这个的?
林砚倒不着急,每天早上去侦探社坐一会儿,下午就去槐巷37号找沈砚之聊天。沈砚之会给他讲民国时期的趣事,讲他教过的学生,林砚则会给沈砚之讲外面的新鲜事,讲他遇到的人和事。
这天下午,林砚刚走到老宅门口,就看到一个女孩站在院门外,犹豫着要不要推门。女孩看起来二十出头,穿着白色的连衣裙,手里紧紧攥着一个旧相框,眼眶红红的。
“你好,”林砚主动开口,“你找谁?”
女孩吓了一跳,回头看他,眼里带着慌乱:“我……我找槐巷37号的主人。我奶奶说,以前这宅子的主人,是她的老师。”
林砚心里一动:“你奶奶是不是叫苏婉?”
女孩愣了一下,点头:“你怎么知道?”
沈砚之的声音在林砚耳边响起:“是我的学生,婉丫头。她小时候总来这宅子,喜欢坐在老槐树下听我讲故事。”
林砚把女孩领进院子,指着石凳上的空位:“坐吧。沈先生……也就是你奶奶的老师,他一直在这儿。”
女孩疑惑地坐下,看着空无一人的石凳:“可是……这里没人啊。”
“你看不见他,但他能看见你,也能听见你说话,”林砚说,“你手里拿的是什么?”
女孩把相框递过来,里面是一张黑白照片:照片上是个扎着麻花辫的小女孩,依偎在一个穿青布长衫的男人身边,男人手里拿着一本书,脸上带着温和的笑意。“这是我奶奶十八岁生日时,和沈老师拍的照片,”女孩说,“我奶奶上周去世了,临终前让我把这个相框送回槐巷37号,还说……还说有句话,一直没来得及跟沈老师说。”
沈砚之看着照片,眼神里满是温柔:“婉丫头长大了,也老了。”
“你奶奶想跟沈先生说什么?”林砚问。
女孩吸了吸鼻子,声音带着哭腔:“我奶奶说,当年她偷偷喜欢沈老师,可那时候沈老师已经四十多岁了,她不敢说。后来她结婚生子,日子过得很幸福,可每次想起沈老师,都觉得遗憾——她从来没跟沈老师说过,谢谢他当年对她的照顾,谢谢他教会她读书写字,让她有了不一样的人生。”
沈砚之沉默了很久,才开口:“告诉她,我知道。那时候她总偷偷给我送自己做的糕点,我都知道。能看着她好好长大,好好生活,我就很开心了。”
林砚把沈砚之的话转述给女孩,女孩的眼泪掉了下来,却笑了:“我奶奶要是知道沈老师听到了,肯定会很开心。”她把相框放在石凳上,“这个,就留给沈老师吧。”
女孩走后,林砚看着石凳上的相框,又看了看沈砚之:“原来你早就知道她喜欢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