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州的长江大桥见过太多秘密。
有人在桥上许过白头偕老的愿,有人在桥下藏过见不得光的谎——张雪就属于后者。她的微信里躺着五个“未婚夫”,手机里存着三套人设模板,抽屉里的笔记本记满男人们的软肋:李老师的母亲有糖尿病,陈工想念女儿的乐高,王老板需要人疼他搬货的腰,赵宇渴望被夸“技术厉害”,孙师傅想弥补对女儿的亏欠。
她从不见面,只用带鼻音的语音织梦:“等我湿疹好就见你”“婚礼留个惊喜不好吗”;她擅长借钱,理由比江面的雾还多:“同事跑了我要还贷款”“妈住院差手术费”“婚房首付差几万”。男人们把真心折成转账,以为能换个家,却不知道自己只是她偿还赌债、安抚情人的棋子。
直到那一天,陈工的建材群撞上王老板的超市装修需求,五张“购房合同”“围巾进度图”“书包照片”摆在一起,所有谎言像被江水冲垮的沙堤——原来那个总说“怕吓着你”的新娘,连真面目都不敢亮出来。
这场未蒙面的骗局里,有人丢了积蓄,有人碎了幻想,但最后,长江大桥的日出还是照常升起。而你即将读到的,不只是一个骗婚故事,更是五个普通人在谎言里寻找真心、在废墟上重建生活的过程。
第一章:长江大桥下的私信
李伟第一次在“万州缘分天空”相亲群里注意到“雪落无声”时,是周三晚上十点半。办公室的日光灯管嗡嗡响着,他刚批改完最后一本语文作业,红笔在“卷面整洁”四个字上顿了顿,指尖泛着酸——第三十六本了,每本都要圈出“的得地”的错误,还要在评语栏写“继续努力”,明明自己都快撑不住了。
群里的消息还在跳,大多是“本人男,35岁,个体户,有房有车,寻温柔顾家女”的直白介绍,像菜市场里摆着的菜,明码标价。只有“雪落无声”发了张图——万州长江大桥的夜景,路灯的光揉在江面上,像撒了把碎银,配文“晚风里有江水的味道,有人一起等日出吗?”
头像是侧影剪影,发梢被风扬起来,露出一小截白皙的脖颈,看不清脸。李伟点进她的朋友圈,设置了“最近三天可见”,最新一条是三天前的:“加班到八点,煮了碗番茄鸡蛋面,原来独自生活也能有热乎气。”配图里的面碗边缘有个小小的缺口,像他家里那只用了五年的瓷碗——当年搬去出租屋时,妹妹李婷不小心摔的,他一直没舍得扔。
他鬼使神差地发了条私信:“长江大桥的日出,得赶在五点半之前去,不然会被云层挡住。我去年冬天去过一次,等了俩小时,就看见一团雾。”
发完又有点后悔,觉得太啰嗦,像给学生讲题似的。他摸了摸口袋里的薄荷糖,刚想撤回,对方回了。
“原来你也去过呀!”后面跟了个笑脸表情,“我一直想去,可总加班,早上起不来。你是老师吧?看你说话,特别像我上学时的语文老师,温温柔柔的。”
李伟的心跳漏了一拍。他当了十年中学语文老师,学生总说他“古板”,妹妹说他“木讷”,相亲对象见了面,没一个说他“温柔”的。他捏着鼠标的手指紧了紧,回:“是教语文的,不过不温柔,天天跟学生喊‘别说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