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就这样趴在我身边,安然地享受着抚摸,发出满足的呼噜声,仿佛这是全世界最重要、最自然的事情。它的存在感如此强烈,却又如此平和,奇异地填满了这个空旷得总是回荡着寂寞声音的客厅。
之前的疲惫和麻木依然存在,但它们似乎……退后了一些。不再像冰冷的海水淹没到我的下巴,而是像退潮般,留出了一片可供呼吸的沙滩。
孤独感依然在,但它不再是唯一的主角,有一个温暖的、毛茸茸的小东西分享了这片空间,并试图用它的方式告诉我:没关系。
我忽然注意到,我已经很久没有滑动手机屏幕了。我只是在……感受。感受指尖的柔软,感受耳边的呼噜声,感受身边这个小小生命的信任与陪伴。
窗外的天色已经完全暗透,城市的灯光透过窗帘缝隙,在地板上投下狭长的光带。房间里没有开主灯,只有沙发旁一盏暖黄色的落地灯散发着柔和的光晕,将我和晨星笼罩在一个小小的、私密的、温暖的光圈里。
时间仿佛变得粘稠而缓慢。
我尝试着,极其轻微地,换了一个姿势,不再是完全蜷缩着,而是稍微放松地靠在了沙发垫上。晨星因为我的动作暂停了呼噜,抬头看了我一眼,琥珀色的眼睛在暖光下像透明的蜂蜜。它似乎确认了我没有离开的意图,于是又重新趴好,呼噜声再次响起,甚至比刚才更响亮、更放松了一些。
它……是喜欢我的抚摸吗?它觉得舒服吗?
这个念头让我心里生出一丝极其微弱的、却崭新的情绪——一种被需要的满足感?或者说是,付出并得到回应的温暖?
我继续摸着它,从头顶顺着脊背一直到尾巴根。它配合地微微拱起背,发出更响亮的呼噜声。
「晨星。」我轻声叫它的名字,声音在安静的房间里显得格外清晰。
它的耳朵敏锐地转向我,尾巴尖愉快地轻轻甩动了一下。
它知道那是它的名字。
一种难以言喻的暖流,缓慢地、小心翼翼地,开始在我冰冷的胸腔里弥漫开来。很轻,很淡,像初春的第一缕融雪,但确实存在。
那天晚上,我没有像往常一样在沙发上发呆到深夜,然后筋疲力尽地爬上床。
我在晨星平稳的呼噜声中,感觉到了一种久违的、纯粹的困意。我把它专用的软垫放在我的床头柜旁(犹豫了一下,没敢直接让它上床),它跳上去,熟练地团成一团。
我躺在床上,在黑暗中听着它均匀的呼吸和偶尔轻微的、梦呓般的呼噜声。这声音像是最柔和的夜曲,轻轻包裹着我。
失眠依旧来访,但似乎没有往常那么顽固和令人焦躁了。我知道有一个温暖的小生命就在我一臂之远的地方,呼吸着,安睡着。
最后是怎么睡着的,我也不记得了。只记得那一晚的梦境,不再是灰蒙蒙的迷雾或下坠的深渊,而是一片温暖的、毛茸茸的、有着阳光味道的黑暗。
【猫视角-一周后】
我的小人林晚,能量恢复进程符合预期,但速度缓慢,且有波动。
她每天早晨出门,晚上带回一身更浓重的疲惫和外界复杂的异味。但她履行饲养员工作一丝不苟:清水碗总是满的,猫粮按时添加,猫砂盆清理及时(虽然动作略显笨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