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陈浩赶紧打圆场:“那是周婶家的习惯,老辈人都这样。”

“现在都什么年代了,家家户户有卫生间,怎么还这样?”小娟不解地问。

陈保国脸上挂不住,闷头喝了口酒:“明天我就再去说说!”

下午,陈保国真的去找了周永顺。周永顺正在屋里听收音机,见陈保国来,爱理不理。

“老周,咱们商量个事。”陈保国递过去一根烟,“你那马桶,能不能挪个地方?比如放屋后去?”

周永顺没接烟:“屋后没地方。老陈,不是我说你,一个马桶而已,至于这么较真吗?”

“不是我较真,是你这位置实在不好,正对着我家门。现在年轻人讲究,我儿子要娶媳妇了,看着多不雅观。”

“我放我家屋檐下,没占你家地方吧?”周永顺声音提高了些,“三十年都这么过来了,怎么现在就不行了?是不是觉得我们要饭的要到你家门口了?”

“你看你,说的什么话!”陈保国也来了气,“好好商量不行吗?”

“没什么好商量的!我家地方,我爱放什么放什么!”周永顺“啪”地关上收音机,转身进了里屋。

陈保国碰了一鼻子灰,铁青着脸回家。王素芬一看丈夫脸色就明白了七八分,嘴里更是不饶人:“我就知道!那家子倔驴!不通人性!”

陈浩劝道:“算了爸妈,为这点事生气不值得。小娟也就是随口一说,没别的意思。”

然而这话并不能平息老两口心中的疙瘩。那只红色的马桶,像一根刺,扎在陈家每个人的心里。

周家那边,李桂英也在抱怨:“陈家现在了不起了,儿子要娶城里媳妇,就看咱们不顺眼了。连个马桶放哪里都要管!”

周永顺闷头抽烟:“别理他们。越是迁就,他们越是得寸进尺。”

两家的梁子,就这么越结越深。那只普通的马桶,不再只是一个容器,成了面子、尊严和坚持的象征。

夜幕降临,仙居城关镇亮起零零星星的灯火。今天是1999年最后一天,千禧年即将到来,镇上却没什么喜庆气氛,只有寒风在巷子里穿梭。

晚上七点多,陈浩送小娟回家。走到门口,恰巧李桂英出来收马桶。

“哟,小浩送媳妇啊?”李桂英故意大声说,“放心,我这破马桶不敢脏了你们城里人的眼!”

小娟尴尬地低下头。陈浩火气“噌”地上来了:“周婶,您这话什么意思?”

“没什么意思,就是某些人眼睛长在头顶上,看什么都不顺眼!”李桂英嘟囔着,声音不大不小,刚好能让周围邻居听见。

王素芬在屋里听见动静,冲了出来:“李桂英!你指桑骂槐地说谁呢?”

“我说谁谁心里清楚!”李桂英也不甘示弱。

陈保国赶紧出来拉妻子:“行了行了,少说两句。”

周永顺也闻声出来:“老陈,管好你家里人,别整天找茬!”

就这样,你一言我一语,原本的小口角迅速升级为两家人的正面冲突。巷子里几户邻居悄悄开门看热闹,却没人出来劝架。

陈浩年轻气盛,见父母受气,未婚妻尴尬,血往头上涌:“你们家天天把马桶摆门口,还有理了?”

“我爱摆哪摆哪!关你屁事!”周永顺指着陈浩鼻子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