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第二,我记得陪嫁里有两个庄子,一个在京城近郊,一个在通州。你立刻派人——找绝对可靠、与侯府毫无瓜葛的心腹之人,持我的信物秘密去一趟通州庄子。告诉庄头李伯,从现在起,庄子所有产出,无论是粮食、果蔬还是银钱,一粒米、一文钱都不许再往侯府送!全部囤积起来,秘密藏好。若有人以侯府名义去取,一概推说年景不好,收成大减,无力上缴。”

“第三,我南家在京城有几处不显眼的产业,我记得有一间小粮铺,位置偏些,但掌柜姓王,是父亲早年救下的忠仆,绝对可信。你想办法联系上王掌柜,告诉他,从今日起,铺子低调行事,暗中替我收购粮食,尤其是耐储存的陈米、粗粮,越多越好,银钱我会想办法。但要做得隐秘,不可引人注意。”

“第四,打听府里专管采买的管事是谁,他背后是谁的人。还有,尤其是周氏和皇甫玉院里的日常用度开销,想办法弄到近半年的账目,不拘用什么法子,我要看到真实的数字!”

南笙笙一条条指令清晰下达,思维缜密,目标明确,与方才那个怯懦茫然的新妇判若两人。苏嬷嬷越听越是心惊,却也越听越是振奋。小姐变了!变得如此冷静、如此果决!

“小姐放心!老奴省得轻重!”苏嬷嬷用力点头,眼中闪烁着久违的光芒和坚定的斗志,“老奴这就去办!拼着这把老骨头,也定要护住小姐,护住南家的根基!”

“辛苦嬷嬷了。”南笙笙看着苏嬷嬷眼中重新燃起的火焰,心中稍定,“万事小心。锦瑟是眼线,府里处处是耳目,行事务必隐秘,宁可慢,不可错。我们……有的是时间,跟他们慢慢玩。”最后几个字,她说得轻描淡写,却带着一股令人心悸的寒意。

苏嬷嬷领命,匆匆离去,背影带着一种奔赴战场的肃杀。

南笙笙重新靠回软榻,拿起那卷书,目光却再次投向窗外。海棠依旧绚烂,但她的眼底,已是一片深不见底的寒潭。暗流已然汹涌,只待时机,掀起滔天巨浪,将这腐朽肮脏的侯府,彻底淹没。

第四章饕餮之欲

日子在表面的平静下,暗潮汹涌地滑过半月。

南笙笙继续扮演着那个因“失忆”而温顺、安静、甚至有些怯懦的新妇。她每日晨昏定省,对着周氏低眉顺眼,听着皇甫玉明里暗里的炫耀和索要,对着皇甫皓则是保持着恰到好处的依赖与疏离。她极少出门,大部分时间都待在自己的院子里,看书、做针线,或者只是对着窗外发呆,一副沉浸在自己世界里、对外界毫无兴趣的模样。

然而,在这看似无害的表象之下,苏嬷嬷如同一个最精密的影子,悄无声息地执行着南笙笙的指令。

一份详尽到每一颗珍珠成色、每一亩田地位置的嫁妆副本清单,被誊抄在特制的薄绢上,藏在了苏嬷嬷贴身的夹层里。通州庄子的庄头李伯,在接到密令和小姐亲笔信物时,老泪纵横,对着京城方向重重磕了三个响头。从那天起,通州庄子的粮仓开始隐秘地充实,所有产出被严密封存,通往侯府的粮车彻底断绝。京郊那个庄子,苏嬷嬷则刻意放了些风声出去,说因雨水不足,收成大减,只象征性地送了些次等米粮入府应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