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3. 符号侵权救济规则:明确 “救济途径与惩罚”

句望设立 “东部符号侵权救济委员会”(由四族文化长老 + 登记处专员组成),制定 “侵权认定 - 惩罚 - 赔偿” 流程,为被侵权宗族提供权利救济:

侵权认定标准:明确 “未经登记主张所有权”“擅自使用未授权符号”“修改他人符号核心元素”“超授权范围使用” 为侵权行为 —— 颛顼系某长老擅自将有虞氏鸟纹用于日常木耒(超授权场景),被认定为侵权;

惩罚措施:侵权者需 “公开道歉(在跨族祭祀上宣读道歉文)+ 罚没资源(盗用罚 15 块铜矿,修改罚 20 块,超范围罚 10 块)”—— 上述侵权案例中,颛顼系罚没 10 块铜矿,并在祭祀上公开道歉;

赔偿机制:侵权导致被侵权宗族损失(如文化交流中断、祭祀延误),需额外赔偿 “资源损失(如赔偿粮食 50 石)+ 文化补偿(传授本族基础文化技艺)”—— 颛顼系某次盗用鸟纹导致有虞氏中断文化交流 1 个月,除罚没铜矿外,额外赔偿粮食 50 石,并传授龙纹绘制基础技艺。石家河 “侵权救济记录刻辞”(记录案例与处理结果)证明,救济已落地。

符号权属规则实施后,东部文化冲突显著减少 —— 石家河遗址 “符号冲突统计刻辞” 显示,符号侵权事件从年均 30 起降至 5 起,跨族文化交流从年均 8 次增至 30 次,文化认同度从 20% 升至 85%,为跨族协同奠定文化基础。

第三节 王朝 - 宗族责任盟誓规则构建:从 “责任缺失” 到 “盟誓约束”

针对 “单族责任缺失”,句望突破 “无约定推诿” 局限,通过 “盟誓主体确定 - 责任约定 - 违约惩罚” 的责任盟誓规则体系,以玉圭为盟誓载体,明确 “王朝与宗族、宗族与宗族间的责任关系”,实现 “责任法定、违约可罚”,这一体系与敬康 “责任缺失”、帝尧 “王权指令” 的模式完全不同,聚焦 “责任盟誓、风险共担”。

1. 盟誓主体与场景规则:明确 “谁参与、何时盟誓”

句望确定 “王朝 - 宗族双主体” 盟誓模式,明确 “盟誓场景与参与资格”:

盟誓主体:核心主体为 “夏王朝东部治理署”(代表王朝)+“颛顼系、有虞氏、有莘氏、皋陶支”(代表宗族),王朝派 “盟誓监督官” 参与,宗族派 “核心长老”(拥有决策权)参与,确保 “权责对等”;

盟誓场景:规定 “年度责任盟誓”(每年春季举行,约定全年责任)、“重大事件临时盟誓”(如洪水、外敌入侵前,约定专项责任)—— 年度盟誓中,约定各宗族全年资源供应、工程出工责任;荤粥部落入侵前,临时盟誓约定防御责任;

参与资格:明确 “未履行上一轮盟誓责任的宗族,暂停下一轮盟誓参与权(仅旁听,无投票权)”—— 皋陶支曾未履行防洪责任,年度盟誓中被暂停参与权,仅旁听。石峁 “盟誓主体记录刻辞”(记录参与主体与资格)印证,主体已明确。

2. 盟誓责任约定规则:明确 “担什么责、担多少”

句望制定 “盟誓责任约定清单”,将责任分为 “常规责任” 与 “专项责任”,量化责任比例,刻于 “责任盟誓玉圭”(一式五份,王朝 1 份、四族各 1 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