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末回家,我刚踏进家门,就听到我爸妈在客厅里高声讨论。
“月初在电话里说,学校宿舍人多,太吵了,影响她创作。我们得赶紧给她凑点钱,在学校附近租个高档公寓。”我妈说。
“是得租,”我爸附和道,“天才的灵感不能被打扰。这样,下个月把念年的工资全取出来,再加上我们手里的,应该够付个押金和季付了。”
“也只能这样了,谁让她姐姐不争气呢。”
我推门进去,他们立刻停止了交谈。
我妈看见我,皱起眉:“你怎么回来了?工厂周末不加班吗?真是懒骨头!回来正好,把你的脏衣服拿去洗了,别堆在家里发臭!”
我默默地走进卫生间,打开水龙头,哗哗的水声掩盖了我的一切情绪。
晚上,我躺在自己房间那张硬邦邦的小床上,用旧手机刷新着网页。
一个名为“星尘杯”的新锐艺术大赛的广告弹了出来。
主办方是一家名为“奇点科技”的公司,背景神秘,但奖金极其丰厚。
冠军奖金,五十万。
我看着那个数字,黑暗的宿舍里,我的眼睛里第一次燃起了火焰。
地沟里的种子,被踩进了泥里,不代表它不会发芽。
这一次,我要让它长成一棵,所有人都无法忽视的参天大树。
3
“星尘杯”的赛制很新颖,初赛是网络海选,只需要提交作品,由大众和专业评委共同投票。
我挑选了一幅从未示人的全新构思——《囚鸟》。
画面主体是一个华丽的鸟笼,鸟笼的栏杆由金钱、文凭和世俗的眼光构成,里面却空无一物。而鸟笼之外,一只看不清面目的飞鸟,正迎着风暴,冲向远方的星辰。
这幅画,是我为自己画的。
作品上传后,很快在海量的参赛作品中获得了一些关注。我的账号“N”,第一次有了几百个粉丝。
我知道,这还不够。
我需要一个引子,一个能把沈月初彻底拖下水的引子。
我翻出《囚鸟》的早期草稿,那是一张非常潦草的线稿,只画出了一个鸟笼的雏形,并将它发布在一个沈月初经常视奸我的、非常小众的艺术论坛上。
我没有留下任何文字,只发了一张图。
然后,我开始静静地等待。
不出三天,鱼儿上钩了。
清华美院的校园墙上,出现了一篇帖子,标题是:【惊!大一新生沈月初再出神作,才华惊艳全系!】
帖子里,是一幅高清的画作照片。
精致的笔触,昂贵颜料渲染出的华丽光影,主体是一个鸟笼,笼中关着一只羽翼丰满的鹦鹉,眼神哀伤。
画的名字,叫做《笼中语》。
帖子的评论区里,全是赞美。
“天啊,这构图,这意境,月初学妹也太强了吧!”
“这位学妹前途无量啊,听说已经被系里的刘教授看中了。”
“刘教授?那可是国内画坛的泰斗级人物!”
沈月初果然“借鉴”了我的概念,并用她更精良的设备和更成熟的技术,将它包装成了自己的东西。
甚至,她还自作聪明地加上了一只鹦-鹉,把我想表达的“挣脱”,改成了她所理解的“哀伤”。
很好。
我立刻通过网络,联系上了一位在那个校园墙帖子里,留言带着一丝酸气的同系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