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这可不是小打小闹的地方。 这是掌控西汉粮仓、赋税的要地!

伙计领我进了一间偏厅,说:“你以后就在这里跟着写账,规矩大着呢,别乱来。能留住就算你走运。”

我连连点头。

厅里已经有三四个年轻人坐着,面前摆着木板、竹简和算筹。一个瘦削的中年男子在上首,正翻看着账目。他眼皮都没抬,只是冷冷哼了声:“新来的?”

我赶紧作揖:“小人李二。”

“识字几何?”

我又重复了昨天那套说辞。

中年人冷笑:“就你这村野小子,也敢来写账?罢了,既然上头点了名,便先试试吧。”

他随手丢过来一卷竹简,“抄一份副本,别错一个字。”

我心里一紧。 古文的字体虽然能认,但写呢?

我低头一看,桌上放着削尖的竹笔和一碗墨汁。我硬着头皮蘸了蘸,刷刷写了起来。

起初手在抖,可慢慢地,我发现其实不算太难。 毕竟我现代人,练过钢笔字,知道怎么控制笔划,虽然拙,但不至于乱七八糟。

更重要的是,我偷偷用了个小技巧——先默念一遍,再写,哪怕字丑,总算没漏没错。

写到一半,旁边一青年伸过脑袋,看了眼,嗤笑一声:“嘿,这笔划歪歪扭扭的,看着真像鸡爪挠。”

我耳朵一热,强忍着不回嘴。 中年人抬头扫了眼,却没吭声。

等我写完递上去,他慢慢看了一遍,竟点了点头:“虽丑,却无错。留下来吧。”

我心里一松,差点瘫下去。

——这就算正式上岗了?

接下来的日子,我每天都在工坊里抄账、算账。

一开始,大家都不拿正眼看我,觉得我是个土包子。可渐渐地,他们发现,我算账快得出奇。

别说什么一百二十石减去三十五石,就是几十项出入加减,我心里一过就有数,不用慢慢挪算筹。 有一次,一个账目算错了,连带差点让仓库出问题。是我一眼看出问题,救了场。

从那以后,同僚们不敢再随便笑我了。

更关键的是,我暗暗发现,这工坊里的账……并不干净。

有的数字明显对不上,进仓一百石,账上却写一百二十;支出二十石,账面却抹去十石。 一来二去,中间至少吞掉三四成。

我心里咯噔一声。

这可是汉朝的官仓啊,谁敢这么黑? 但偏偏,这些账都堂而皇之盖着印章,说明上头有人在撑腰。

我装作看不见,毕竟小命要紧。 可越抄,我越清楚:这就是机会!

因为我有个现代人的优势—— 别人可能看不出漏洞,我能。 别人害怕揭穿,我可以想办法用。

只要我抓住这条线,或许有一天,我能爬得更高。

就在我暗暗谋算的时候,机会自己送上了门。

那天夜里,我正准备收拾东西回住处,忽然一个小厮急急忙忙跑来,拉着我就走:“李二,快来!库房出了事!”

我心里一紧,跟着冲去。

只见库房门口聚了一堆人,几个管事满头大汗,正吼着让人搬火把照。库门大开,里头的麻袋翻了一地。

“怎么少了三十石粟米?”

“昨儿明明封了印,今日开来就不对!”

几个账房跪在地上瑟瑟发抖,吓得脸都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