楔子
2021 年 3 月 18 日,北京首都国际机场的暖风裹着消毒水味扑在脸上,我攥着回国的机票,指节泛白。三年了,我以为国外的日子能把过去的痕迹都磨掉,可当两个穿便衣的警察挡在面前,亮出证件的那一刻,我膝盖还是控制不住地发颤。
“王滨涛?” 其中一个警察声音低沉,目光像钩子似的勾着我。
我强装镇定,扯出个笑:“同志,你们认错人了吧?我叫……”
“别装了,” 另一个警察晃了晃手里的手机,屏幕上是我和罗辑在咖啡馆密谋的照片,“跟我们走一趟,淄博博山警方等着问你话呢。”
冰凉的手铐扣上手腕时,我脑子里突然闪回 2018 年春天,罗辑坐在我对面,手里转着咖啡勺说 “滨涛,这买卖稳赚不赔” 的样子。那时候我怎么也想不到,这所谓的 “稳赚不赔”,最后会把我送进十年半的牢狱。
第一章 旧部重逢:咖啡馆的诈骗雏形
2018 年 2 月,北京的雪还没化透,我约罗辑、胡明远在朝阳区 “隐蔽角” 咖啡馆见面。我特意穿了那件 2012 年传销案发前买的阿玛尼衬衫,扣到最上面一颗扣子,想撑点 “老板” 派头 —— 毕竟去年搞建材亏了八十万,欠了一屁股债。
罗辑先到,黑色冲锋衣上沾着雪,坐下就往我杯子里倒速溶咖啡:“滨涛,你这衬衫都起球了,还穿?我听说你建材生意黄了,欠了不少?”
我没接话,端起咖啡抿了口,烫得舌尖发麻:“少提那破事,你约我们来,到底有什么‘好路子’?”
胡明远这时候推门进来,公文包抱在怀里跟护命似的,坐下就扫了圈四周:“你们俩声音小点!现在街上到处是反诈宣传,别让人听见‘赚钱’‘路子’这些词。” 他以前做 IT,传销案时靠删聊天记录没被抓,现在比谁都谨慎。
罗辑嗤笑一声,从包里掏出平板电脑,点开个红底白字的 APP:“你们看这个 ——‘久盈期权’。我找技校的学生做的,后台能改 K 线图、改盈利数据,客户投多少钱、什么时候亏,咱们说了算。现在老头老太太都想靠理财养老,中产想赚快钱,一忽悠一个准。”
我凑过去看,APP 界面跟东方财富似的,红色 K 线跳得比真的还逼真。心里痒得厉害,可 2012 年坐牢的阴影还在:“我有案底,再犯事是不是会重判?”
胡明远推了推眼镜,手指敲着公文包:“怕什么?咱们注册空壳公司,用员工身份证当法人,就说帮期货公司拉客户赚手续费。出事了把业务员推出去顶罪,咱们三个当幕后老板,谁能查到?”
罗辑把平板塞给我:“我都想好了,公司叫国大永恒、龙兴进发,用我远房表妹林晓的身份证注册。滨涛,你以前搞传销懂话术、会招人,这事你得牵头。咱们每人出十万启动资金,赚了三三分账。”
我摩挲着平板边缘,脑子里算着账:要是骗到一百万,我能分三十万,够还一半债了。至于风险,我当时想,只要藏得好,怎么会那么倒霉?
“行,” 我抬头时,眼里的犹豫早变成了贪婪,“但资金必须走私人账户,业务员提成不能超过 6%,免得他们拿了钱跑路。”
罗辑和胡明远对视一眼,都点了头。那天雪下得特别大,走出咖啡馆时,我裹紧羽绒服,心里却烧得慌 —— 我觉得,我王滨涛终于要东山再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