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张老叔眯着眼睛,深吸了一口烟,缓缓吐出:「你妈那事儿,我听说了。你跟我说实话,你小时候是不是在长白山里救过啥东西?」

铁柱一愣,小时候的事儿他记不太清了。他努力回想,记忆如同被雪覆盖的山路,模糊不清。忽然,他脑海里闪过一个画面:十岁那年,他跟屯里的小孩去山里掏鸟窝,在一棵松树下看见一只受伤的狐狸...

那是一只火红的狐狸,阳光照在它的毛发上,泛着金色的光泽。但它浑身是血,左后腿被猎人的夹子夹断了,白骨都露了出来。小铁柱记得那双狐狸眼睛,黑溜溜的,噙着泪水,像是会说话似的望着他。别的小孩嚷嚷着要打死它扒皮卖钱,小铁柱却心软了,趁大家不注意,偷偷掰开了夹子,又扯了块衣角给狐狸包扎,还把兜里的烤土豆掰了一半喂它。后来那狐狸一瘸一拐地钻进了林子,他也没当回事。

「好像...救过一只狐狸。」铁柱挠了挠头,「那是好多年前的事了,张老叔咋知道的?」

张老叔叹了口气,从炕柜里翻出一个红布包,小心翼翼地打开,里面是三炷香、一张黄纸和一支毛笔。「你妈这不是病,是『仙缘』找上门了。你救的那只狐狸,不是普通狐狸,是长白山里的胡仙,看这样子,是来报恩的,可你妈福薄,扛不住仙家的气场,才会迷糊。」

「报恩?」铁柱懵了,「那咋还把我妈折腾成这样?」

「傻小子,仙家报恩也得讲规矩。」张老叔点上三炷香,插在炕前的香炉里,香烟袅袅升起,在屋内盘旋,「胡仙最记恩,你当年救了它,它这是想帮你家,可你家没立堂口,它没法显灵,只能用这种方式提醒你。你要是愿意,就给胡仙立个堂口,让它有个落脚的地方,它保准能把你妈的病治好。」

铁柱半信半疑,他在城里打工多年,早已习惯了现代都市的生活,对这些民间信仰既熟悉又陌生。可看着母亲难受的样子,他只能答应:「张老叔,咋立堂口,你教我。」

张老叔说,立堂口得选个好日子,还得准备供品——猪头、烧鸡、白酒,再写一张堂单,上面写上胡仙的名号。他还特意嘱咐铁柱,立堂口的时候,要心诚,不能说脏话,也不能害怕。

日子选在三天后,腊月二十三,小年。铁柱提前去县上买了供品,张老叔帮他写了堂单,红纸上用毛笔写着「胡三太奶之位」,旁边还画了些看不懂的符号。

立堂口那天,屯里不少人来看热闹,都挤在李铁柱家的外屋。人们交头接耳,有的相信,有的怀疑,但都被这件事的神秘色彩所吸引。铁柱家的土炕被收拾得干干净净,堂单贴在炕头正中的位置,下面摆着一张旧桌子,上面放着猪头、烧鸡和白酒。

张老叔让铁柱把供品摆好,又点上三炷香,让他跪在蒲团上,闭上眼睛,心里默念:「胡三太奶,我李铁柱当年救过您,如今您来报恩,求您救救我妈。」

铁柱照着做,心里既期待又忐忑。刚念完,就觉得屋里的温度突然降了下来,一阵冷风吹过,堂前的香灰掉了一地。接着,他听见一个苍老而威严的声音在耳边响起,不是屋里任何人的声音,像是从很远的地方传来,却又清晰无比:「孩儿,老身还记得你。当年你救我时,才那么点大,如今都长这么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