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老周谢过王掌柜,拿着二十五两银子回了家。他先去学堂给小安交了束脩,剩下的银子,全交给了王掌柜,让他安排清理河道的事。

不出三日,王掌柜就找来了五个壮实的工人,带着锄头、铁锹等工具,开始清理洛水河的河道。老周每天都去河边帮忙,虽然左手不方便,却也不闲着,要么给工人送水送干粮,要么蹲在河边,捡那些工人没注意到的小垃圾。

小安放学回来,也会跟着爷爷去河边。他学着爷爷的样子,用小树枝挑水面上的杂物,累得满头大汗,却笑得很开心。镇上的村民们见了,心里都有些过意不去。那日指责老周最凶的李三,也悄悄扛着锄头来了河边,默默。

“周伯,之前是我不对,您别往心里去。”李三挠着头,不好意思地说。

老周笑了笑:“都是为了洛水河,过去的事,别提了。”

半个月后,洛水河的河道清理干净了,河水变得比以前更清澈,站在岸边能看见河底游来游去的小鱼。王掌柜按照老周的要求,定做了一块青石碑,上面刻着“护河碑”三个大字,旁边还有几行小字:“洛水为根,护河为心,违者自省,河神为鉴。”

立碑那天,镇上的人几乎都来了。老周站在碑前,看着清澈的河水,心里格外踏实。他知道,这不仅是一块碑,更是大家对洛水河的承诺。

日子一天天过去,老周依旧撑着摆渡船。他不再死守着“酉时收桨”的规矩,遇到真正急难的人,哪怕是深夜,也会点亮马灯,撑船过河。有人给银子,他只收该收的,遇到穷苦人,依旧分文不取。

小安在学堂里成绩越来越好,先生常常夸他聪明懂事。每次放学,小安都会跑到河边,帮爷爷收拾船桨,祖孙俩的笑声顺着河水飘远,落在两岸的柳树上,惊起几只麻雀。

这天傍晚,老周正准备收船,岸边来了个穿蓝布衫的老人,手里提着个布包,笑眯眯地说:“船家,能渡我到对岸吗?”

老周点头:“当然

4 蓝衫客的托付

老周撑着竹篙,船平稳地驶向河心。蓝衫老人坐在船舷边,目光落在清澈的河水上,嘴角带着淡淡的笑意:“周船家,这洛水河能恢复往日清澈,多亏了你啊。”

老周愣了愣,反问:“老人家认识我?”

“算不上认识,”老人从布包里掏出一个木盒,递到老周面前,“但我知道你守着这渡口三十年,也知道你为护河做的事。我叫沈墨,是对岸青山村的郎中。”

老周接过木盒,入手沉甸甸的。打开一看,里面装着几包草药,还有一本泛黄的古籍,封面上写着“洛水医方”四个篆字。“沈郎中,您这是?”

“我年近八旬,身子骨不行了,怕是撑不了多久。”沈墨叹了口气,眼神里满是牵挂,“这‘洛水医方’是我祖上传下来的,里面记载着用洛水沿岸的草药治病的法子,尤其是治小儿咳喘和妇人产后虚症的方子,在附近几个村子救过不少人。我没儿没女,想着把它托付给可靠的人,免得失传。”

老周连忙把木盒推回去:“沈郎中,这可是您家的传家宝,我不能要。您应该找个学医的后生托付才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