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顾长风留下的军大衣还披在身上,带着他特有的、干净又凛冽的气息,将深夜的寒意隔绝在外。

但工厂里那股若有若无的紧张气氛,却怎么也挥之不去。

王斌是被带走了,可他那个在市里当三把手的舅舅,就像一朵乌云,压在清风纺织厂的上空。已经有两家说好要来看货的供销社,临时打来电话说“再看看”,话里的意思,再明白不过。

他们都在观望,看我这个没根没底的年轻厂长,能不能扛得住这波压力。

“证据都交上去了,人证物证俱在,纵火未遂,聚众冲击军属合作企业,哪一条都够他喝一壶的。”

顾长风不知道什么时候又走了回来,站在我办公室门口,声音不高,却像一颗定心丸,砸进我心里。

我抬头看他,他逆着光,身形笔挺如松。

“军属合作企业?”我抓住了重点。

“嗯,”他点头,眼神坦荡,“我把合作协议连夜报备上去了。现在,清风纺织厂是军区后勤部的重点合作单位。他舅舅再有本事,手也伸不到军区来。安心生产,天塌不下来。”

他这话说得轻描淡写,但我知道,这背后他担了多大的风险,又费了多少周折。

我心里那点残存的焦虑,像是被一只温暖的手抚平了。前世今生,这还是第一次,有人如此旗帜鲜明地、毫无保留地站在我身前。

“谢谢。”千言万语,最后只汇成这两个字。

他看着我,眉头微动,目光落在我身上那件明显不合身的军大衣上,什么也没说,转身走了。

夜深人静,我一个人坐在办公室里,脑子飞速运转。

靠山山会倒,靠人人会跑。顾长风能帮我一次,但未来的路,终究要我自己走。王斌的舅舅是一道坎,我必须迈过去,而且要迈得漂亮,让所有人都看看,我李清欢,不是谁都能捏的软柿子。

就在这时,脑海里那道久违的机械音突然响起。

【叮!检测到宿主面临发展瓶颈,新的时代印记点已刷新!】

【签到地点:市第一人民医院,住院部三楼,档案室。】

市医院?

我心里一动。王斌这件事,虽然有顾长风压着,但市里的风向依然微妙。我需要一个契机,一个能让我在官方层面站稳脚跟,甚至让那些观望的人彻底倒向我的契机。

第二天,我以“关心职工身体健康,为全厂工人安排福利体检”为由,光明正大地带着周海等几个工厂骨干,开着厂里唯一那辆破吉普,去了市第一人民医院。

七十年代的医院,空气里弥漫着一股浓重的来苏水味,走廊里挤满了人。

我找了个借口支开周海他们,一个人摸到了住院部三楼。档案室的门锁着一把大锁,但我从窗户看进去,里面堆满了积灰的牛皮纸档案袋。

我将手贴在冰冷的玻璃窗上,心中默念。

“系统,签到!”

【叮!市第一人民医院档案室签到成功!】

【恭喜宿主获得《未来十年流行病预防手册》一本!手册已存入系统空间,宿主可随时取阅!】

【恭喜宿主获得重要信息:三个月后,国家将召开高级别经济工作会议,会议核心议题为‘搞活经济’,‘鼓励乡镇与集体企业发展’将被首次明确提出,一场席卷全国的经济浪潮即将来临!】

轰!

这道信息,如同一道惊雷,在我脑海里轰然炸响!

我的心脏不受控制地狂跳起来,全身的血液都在瞬间冲向了大脑。

搞活经济!鼓励乡镇企业!

我比任何人都清楚这八个字在未来三十年意味着什么!那是一场前所未有的、能让无数人命运翻转的黄金浪潮!

王斌的舅舅?那些摇摆不定的合作商?在即将到来的时代大潮面前,这些都不过是浪花下的一粒沙!

我看到了,我看到了那扇通往未来的大门,正在向我缓缓敞开!现在的困境,哪里是什么困境,这分明是黎明前最后的黑暗!谁能抓住这第一波东风,谁就能成为真正的时代弄潮儿!

我的野心,在这一刻,被彻底点燃。

回到工厂,我把自己关在办公室里,摊开一张白纸。

我的敌人,从来不是王斌这种上不了台面的流氓,也不是他那个仗势欺人的舅舅。我的战场,是即将到来的广阔市场,是整个时代的星辰大海!

我立刻做出两个决定。

第一,攻心为上。

我从系统空间里取出那本《未来十年流行病预防手册》,翻开第一页,上面详细记录了来年春季流感的特征、预防方法,甚至还有一个效果极佳的古方。

我当即立断,以清风纺织厂的名义,采购了一大批手册上提到的中草药和卫生用品,亲自送到了市卫生部门。

面对领导的疑惑,我的说辞滴水不漏:“领导,我们厂是军属合作单位,工人的身体素质是第一位的。这是我们厂里的老技术员提供的土方子,我们自己试过效果很好,想着也为全市的预防工作出点力,尽一份社会责任。”

这番话说得恳切又高尚,市领导看我的眼神都变了。

第二,秘密布局。

我心里清楚,单靠纺织业,天花板太低了。要想在即将到来的经济浪潮里吃下最大的蛋糕,我必须多条腿走路。

我把周海和几个脑子活络的年轻技术员叫到办公室,秘密成立了一个“新产品研发小组”。

“周总工,各位,我们厂不能只生产布料。”我开门见山,“我要你们忘掉现在的一切,去想,老百姓现在最缺什么?什么东西能让他们的生活方便一点,开心一点?”

我拿出几张草图,上面画着的是这个时代还没有的塑料水桶、尼龙袜子、甚至是简易的儿童玩具。

这些超前的想法,让在场的所有人都瞪大了眼睛。

在他们埋头研发的同时,我也没闲着。我开始有意识地从工人里挑选那些有闯劲、会说话的年轻人,亲自给他们上课,讲最基础的“推销”和“管理”理念。我要为即将到来的商业帝国,储备第一批冲锋陷阵的将军。

我的动作很快就收到了回报。

几天后,市里的报纸上,用一个不小的版面刊登了一篇文章——《青年企业家的社会担当——记清风纺织厂厂长李清欢同志的先进事迹》。

文章把我捐赠药材的事迹大大夸赞了一番,顺带提到了我们厂作为军属合作单位,是如何顶住压力、严抓生产的。

这篇报道像一阵风,吹散了笼罩在工厂上空的阴云。

听说王斌的舅舅在市里的对头,拿着这份报纸在会议上大做文章,把他批得灰头土脸。之前那些摇摆不定的供销社,又纷纷打来电话,语气热情得像是多年未见的老朋友。

政治的风向,彻底倒向了我这边。

这天下午,我正在车间检查生产进度,李科长满面红光地跑了进来,手里还拿着一份红头文件。

“李厂长!大喜事!天大的喜事啊!”

他把那份文件递到我手里,激动得声音都有些发颤。

“恭喜!市里开会研究决定,评选清风纺织厂为市级标杆企业!为了支持你们扩大生产,市里决定,把城西那家废弃的化工厂,无偿划拨给你们使用!”

废弃的化工厂?

我的大脑嗡的一声,一个念头闪电般划过。

这不正是系统提示的,下一个签到点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