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现在的长春宫的内,像个密不透风的铁桶。璎珞绷紧了全身的弦,依照主子的吩咐,动用了所有能动用的暗线,像梳子一样,细细篦过御膳房、各宫眼线、甚至一些早已埋下的暗桩。

空气里弥漫着一种无声的紧张,每个宫人都低着头,脚步匆匆,不敢多言,不敢对视。

沈青黛依旧那副沉静模样,甚至颇有闲心地挑了些陛下赏赐的云锦,吩咐针线房赶制冬衣。只是那眼神,偶尔掠过窗外时,会变得极深,极冷,像结了冰的湖面,底下暗流汹涌。

第三日深夜,璎珞才带着一身寒气悄然归来。

“娘娘。”她声音压得极低,眼底带着奔波后的疲惫和一丝亢奋,“查到了些东西。”

沈青黛放下手中的书卷:“说。”

“御膳房那份枸杞,入库记录并无问题,采买的太监也查过了,底子干净,不像被人收买。但是……”璎珞顿了顿,“奴婢查到,那批枸杞入库前一日,负责库房看守的一个老太监,曾‘失足’跌入库房后的井里,淹死了。因是意外,并未深究。”

沈青黛眼神微凝:“死了?”

“是。巧的是,那老太监有个干儿子,在……在芸妃娘娘宫里当差,是个负责洒扫的小太监。”璎珞声音更低了,“奴婢设法接触了那小太监,他吓得要死,只含糊说干爹死前两日曾喝醉了酒,嘟囔着什么‘富贵险中求’、‘对不住主子’之类的话……”

线索似乎隐隐指向了芸妃。

但沈青黛并未立刻下结论:“那个掀盖看汤的宫女呢?”

“是芸妃宫里的二等宫女,叫春杏。平日还算本分,但奴婢查到,她有个老乡在坤宁宫小厨房当差。前几日,春杏的娘老子突然得了一笔钱,在乡下买了地。”璎珞眼中闪过厉色,“还有,咱们盯着坤宁宫的人回报,皇后身边那个心腹老嬷嬷,昨日悄悄去了一趟太医院,不是看病,而是寻了一位专精药理的博士,问了些……问了些关于慢性药物相克,以及如何掩饰中毒症状的话!”

慢性药物相克?掩饰症状?

沈青黛指尖微微一颤。

不是立即毙命的剧毒,而是缓慢侵蚀,伪装成病逝……

好毒辣的手段!好周全的算计!

若那日她真的喝了那汤,日后慢慢“病重”,谁会想到是今日这盅鱼汤埋下的祸根?只怕御医也查不出所以然,最后只能归咎于她旧伤复发,或是什么疑难杂症!

芸妃……皇后……

一个出面下饵,一个幕后操纵?还是两人联手,各怀鬼胎?

“娘娘,如今人证物证虽不齐全,但线索都指向芸妃和皇后!咱们是否……”璎珞语气急切,带着恨意。

沈青黛却抬手制止了她。

她站起身,在殿内缓缓踱步,烛光将她的影子拉得忽长忽短。

“那个春杏,和她坤宁宫的老乡,可能弄到一处?”她忽然问。

璎珞一愣,随即明白过来:“娘娘是想……?”

“既然她们喜欢用这种阴私手段,本宫便陪她们玩玩。”沈青黛唇角勾起一抹冰冷的弧度,“找个机会,让那个春杏‘意外’听到一些话。就说……本宫因着皇觉寺大火和太后施压之事,对芸妃早已心生疑虑,近日正在暗中详查,已有些眉目,不日便要禀明陛下……”

璎珞眼睛一亮:“娘娘是要打草惊蛇?逼她们自乱阵脚?”

“蛇受了惊,才会露出七寸,才会慌不择路。”沈青黛眼神幽冷,“本宫倒要看看,是先咬死对方,还是……反噬自身。”

“奴婢明白!这就去安排!”璎珞精神一振,立刻领命。

“等等。”沈青黛叫住她,“陛下那边,近日可有什么异常?”

璎珞回想了一下:“陛下似乎忙于前朝政务,昨日发落了两名因皇觉寺火灾之事攻讦娘娘的言官,斥其‘捕风捉影,诬陷妃嫔’。另外……陛下今日翻的是祥嫔的牌子。”

沈青黛闻言,眼中掠过一丝极淡的讥诮。

发落言官是护着她?翻别人的牌子,又何尝不是一种无声的警告和冷落?

帝王心术,向来如此。一边打压,一边施恩,一边护着,一边疏远。

她早已不再对此抱有任何幻想。

“知道了。去吧,手脚干净些。”

“是。”

璎珞悄无声息地退下。

沈青黛独自站在殿中,目光再次投向窗外。夜色浓稠如墨,仿佛能吞噬一切。

她知道,这把火一旦点起来,就再没有回头路了。

要么将敌人烧成灰烬,要么……引火自焚。

她缓缓抬起手,看着自己纤细却蕴含着力量的手指,慢慢收拢,握成拳。

指甲深深嵌入掌心,带来清晰的痛感。

这深宫,从来都是你死我活。

她深吸一口冰冷的空气,眼底最后一丝犹豫彻底褪去,只剩下冰冷的决绝。

游戏,开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