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歌交给鹅,送到对岸……”陆辞安喃喃自语,试图将这些碎片化的信息拼接起来。
这听起来像是一个荒诞的求爱游戏,可联系到“诅咒”和“遗忘”这些字眼,整个事件的性质就变得截然不同了。
这更像是一场……用生命做赌注的献祭。
而他,一个刚刚落水“穿越”而来的人,似乎已经成了这场献祭的下一个参与者。
他收回目光,将那本《鹅之契约》小心翼翼地放进口袋。
无论如何,活下去是第一要务。
而想要活下去,就必须先搞清楚这个世界的运行逻辑。
就在他准备离开河岸,进镇子探查一番时,眼角的余光忽然瞥到了什么。
在河对岸那片沉寂的柳树林下,不知何时,多了一个白色的身影。
第三章:对岸的她不说话
隔着一条不宽不窄的河,陆辞安第一次看清了她。
那个白色的身影,就站在对岸柳树下的篝火旁。
火焰跳跃着,将她的影子拉得细长,在身后摇曳,像一个沉默的灵魂。
她穿着一袭简单的白色长裙,乌黑的长发未经束缚,如瀑布般垂落至腰际。
风拂过河面,吹起她的裙摆和发梢,让她整个人看起来缥缈得不似真人。
距离不算太远,陆辞安甚至能看清她那张白皙得近乎透明的脸庞。
她的五官精致得无可挑剔,组合在一起却形成了一种令人心悸的疏离感。
她没有做任何事,只是静静地站在那里,一双眼睛穿过潺潺的河水与摇曳的火光,定定地落在了陆辞安身上。
那是一双怎样的眼睛?
像清晨结着薄冰的湖面,宁静、清澈,却又深不见底,平静之下是能将人灵魂冻结的寒意。
她的眼神里没有情绪,没有好奇,没有喜怒,只是一种纯粹的、不带任何杂质的“注视”。
仿佛她已经在那个位置站了千百年,只是为了等待一个注定会出现在河这岸的人。
陆辞安的心跳漏了一拍。
《鹅之契约》第四条规则在他脑中回响
——【以歌为媒……唯有“她”接受了你的歌……】
这个“她”,毫无疑问,就是眼前这个白裙少女。
镇民们称她为“小嫦娥”。
一个美丽却又带着神话色彩的称谓,暗示着她的遥不可及与非人属性。
陆辞安试探性地抬起手,朝对岸挥了挥,试图传递一个友好的信号。
然而,对岸的她没有任何回应。
篝火依旧在燃烧,她的眼神依旧平静无波,仿佛陆辞安只是她眼中一粒不会动的尘埃。
她不说话,也不动,就那么远远地看着。
这种诡异的对峙持续了不知多久,直到夜幕降临,篝火的光芒在黑暗中显得愈发醒目,她才像一个融入阴影的幻象,悄无声息地消失了。
接下来的几天,陆辞安试图摸清这个小镇的底细。
他发现镇上的人际关系简单到可怕,邻里之间几乎不交谈,每个人都像设定好程序的机器人,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脸上永远挂着那种混合了麻木与恐惧的表情。
他尝试与人沟通,但得到的永远是躲闪的眼神和沉默的摇头。
他们似乎极度排外,又或者,是害怕与“新来的人”扯上任何关系。
很快,又到了月圆之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