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我刚想点头,口袋里的老旧智能手机嗡嗡地震动起来。屏幕裂得像蜘蛛网,勉强能看清来电显示——“欧阳先生”。

我快步走到一堆巨大的预制水泥板后面,这里稍微安静些。摘下口罩,清了下被尘土呛得发痒的嗓子,接通电话,声音带着刻意的沙哑和工地特有的嘈杂背景音:“喂?老板?”

“小苏,”电话那头传来一个低沉温和、带着岁月沉淀感的声音,是欧阳先生,我的“金主”,“今晚七点,云顶会所,‘海韵’厅。拍卖会第一轮,我们的‘星尘’系列效果图。你过去看看现场反应。”

“老板,我这儿……”我看着自己沾满泥渍的手套和工装,下意识地想推脱。这种云端之上的场合,早已不属于我苏屿的世界。

“戴着口罩就行。”欧阳先生打断我,语气不容置疑,却又透着一丝洞察一切的安抚,“作品是你的孩子,去看看它在舞台上的样子。放心,没人会注意角落里的人。资料我让温教授带给你。”

“……好,明白了。”我吐出一口混杂着泥沙气息的浊气,应了下来。

温教授,温玉衡。他是我父亲苏振华的故交,也是云城大学建筑系的泰斗。当年顾家落井下石,温教授是为数不多敢站出来替我父亲说过话的人。苏家倒台后,是他顶着压力和异样的眼光,收留了当时无处可去、几乎崩溃的我,给了我一个遮风挡雨的狭窄阁楼书房,以及——一个重新拿起画笔的机会。他是我的庇护所,也是我设计生涯的灯塔。

傍晚,当我带着一身洗不掉的尘土气息赶到云大教师公寓那栋爬满藤蔓的老楼时,温教授已经在书房等我了。昏黄的台灯光线下,他花白的头发梳得一丝不苟,戴着旧式金丝边眼镜,正伏在一张巨大的图纸上,用铅笔专注地描画着什么。

“来了?”他头也没抬,声音温和。

“教授。”我低声应道,有些局促地站在门口,不敢踏入那弥漫着旧书墨香和松节油味道的圣地。这味道让我想起从前家里的画室,心头泛起尖锐的痛楚。

“进来吧,站门口当门神?”温教授这才抬眼,锐利的目光透过镜片上下扫了我一遍,眉头不易察觉地皱了一下,随即松开,叹息般低语,“瘦了,也糙了。”他指了指书桌对面一张堆满书的椅子,“坐。资料在桌上,自己看。”

桌上放着一个厚厚的牛皮纸文件袋。我走过去,小心翼翼地抽出里面的东西。最上面是一份彩印的拍卖会图录,翻到珠宝设计单元。“星尘”系列的名字赫然在列——“神秘设计师‘Zero’原创系列”。

下面几张,则是“星尘”系列的核心图纸——“星穹之链”项链设计稿的高清印刷版。

图纸上,线条精准而灵动,充满了未来感与理性之美。主石切割成抽象的星辰几何体,周围散落的碎钻排列方式借鉴了宇宙天体轨道运行的数学模型,链扣采用了一种温教授实验室最新研发的、具有独特记忆塑形特性的钛合金“星尘金属”。光线在图纸上流转,仿佛能听到金属碰撞的清响,看到璀璨星辰在虚空旋转的轨迹。冰冷、神秘、秩序井然,却蕴含着撼动人心的力量。

这图纸,每一根线条,每一个比例,每一处结构设计,都刻着我的指纹,燃烧着我的灵魂。它是我在无数个深夜里,在温教授阁楼那张吱呀作响的木桌上,在工地轰鸣的间隙里,用铅笔、圆规、尺子,一笔一画勾勒出来的涅槃之火。图纸右下角,那个我习惯性留下的、极其微小的几何漩涡印记,依然清晰可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