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行吧,这是事实。
"温昊,"李教授转向沙发上的人,"你文笔好,创意足,但去年那个'科技与诗意'的征文,评委说你写得'飘在天上,落地不了'——缺的就是科学逻辑支撑。"
温昊转笔的动作停了,钢笔尖在文件上点了点:"李教授,我和她?"他扫了我一眼,"她连'床前明月光'都要拆成电磁波,怎么合作?"
"那总比某些人把'量子纠缠'写成'爱情的隐喻'强吧?"我立刻怼回去,"上次看到你们文学社公众号发的诗,'你是我的量子纠缠,无论多远,一想你就坍缩'——坍缩?同学,量子态坍缩是观测导致的,不是'想'出来的,你当是心电感应呢?"
温昊的脸肉眼可见地黑了:"文学创作需要意象,不是物理课!"
"脱离现实的意象叫瞎编!"
"总比你满脑子公式,活得像个计算器强!"
"你——"
"够了!"李教授拍了桌子,"就这么定了!主题自选,形式不限,下周交初稿。完不成,陆星野,你的保研加分取消;温昊,你的'年度文学创作者'称号也别要了。"
我和温昊同时闭了嘴。行,导师狠,还是导师狠。
走出办公室时,走廊里的风灌进领口,有点凉。温昊走在我前面,白衬衫后摆被风吹得晃悠,像只骄傲的白鹭。
"喂,"我追上去,"下周交初稿,什么时候讨论?"
他脚步没停:"没空。文学社招新,忙。"
"我还得做实验呢!"
"那就各干各的。"他头也不回,"你写你的公式,我写我的诗,最后拼一起——反正导师要的是'碰撞',不是'融合'。"
这人怎么回事?合作第一天就摆烂?
我气笑了,对着他背影喊:"温昊,你该不会是怕了吧?怕你的诗句在物理公式面前,撑不住三秒?"
他脚步猛地顿住。
转过身时,眼神里的冰碴子快掉下来了:"陆星野,周三下午三点,图书馆三楼,老地方。"他指的是那个"社恐友好型区域","别迟到。还有,"他盯着我的红笔袋,"把你的红笔收起来,我怕我的诗稿被你改成实验报告。"
周三下午两点五十,我抱着笔记本电脑蹲在图书馆老地方。
《时间简史》还在原位,我鬼使神差地翻开第47页——那张浅灰色便签还在,我的红笔字迹旁边,多了行新的:"电磁波有波长,诗歌有韵脚。550nm的光,和'床前明月光'的'光',都是人类感知世界的方式。非要争个高低?陆星野同学,你的实验误差率,是不是该算上'情商误差'?"
末尾画了个简笔画:一只翻白眼的猫,旁边配字:"猫都比你懂浪漫。"
我:"......"行,算他有点东西。
三点整,温昊准时出现在书架口。手里没拿诗集,抱了台银色笔记本,还拎着个纸袋。
"来了?"他把笔记本往桌上一放,"先说好,主题我选。"
"凭什么?"我皱眉,"组队是平等的。"
"就凭你上次申报书写得像实验报告。"他从纸袋里掏出两罐咖啡,扔给我一罐,"冰美式,不加糖不加奶——理科生不都喝这个?"
我接住咖啡,罐子冰凉。"谢谢,"我拆开吸管,"但我喜欢热可可。"
他拆吸管的手顿了顿,没说话。
打开电脑,他调出个文档,标题《光的叙事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