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定'光'。"他指着屏幕,"科学上,光有波粒二象性;文学上,光是意象,是'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是'一寸光阴一寸金'。我们可以做个多媒体作品:你用实验演示光的波粒二象性,我写组诗,最后合成视频。"
想法居然...还行?
我没承认,点开我的文件夹:"波粒二象性实验,需要双缝干涉仪和激光器,实验室有,但搬过来麻烦。而且视频剪辑——"
"我会剪辑。"他打断我,"文学社公众号的视频都是我剪的。"
"哦?"我挑眉,"那你知道'光的衍射'和'光的散射'的区别吗?别到时候把丁达尔效应写成'上帝的光',我会当场用激光笔照你。"
他敲键盘的手停了,抬眼看我。"丁达尔效应,胶体粒子对光的散射,"他语速不快,却很清晰,"1869年由丁达尔发现,常用于区分胶体和溶液。需要我背公式吗?I=I0e^(-αl),散射光强公式。"
我愣住了。
他不是嫌弃物理没温度吗?怎么连散射公式都记得?
温昊好像看穿了我的心思,嘴角又勾起那个嘲讽的笑:"文学社也学大学物理,陆星野同学。虽然不像某些人,把公式当饭吃。"
"你——"我差点被咖啡呛到,"那你上次还在便签上写'物理公式没温度'?"
"公式本身是没温度的,"他合上电脑,"但用公式的人可以有。"他站起身,"初稿框架就这样,你负责实验设计,我写文案。下周一,老地方碰头。"
他走了两步,又回头:"对了,"他指了指我电脑旁,"刚才在楼下便利店看到的,热可可。"
我低头。桌角正放着杯热可可,还冒着热气,杯身上印着只歪歪扭扭的小熊。
不是便利店的牌子。
抬头时,书架口已经没人了。只有那本《雪莱诗集》落在沙发上,翻开的那页,有行诗被画了线:"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
旁边用铅笔写了行小字,像随手记的:"光的波粒二象性,像极了...矛盾的人?"
我盯着那行字,心里有点乱。
温昊。
这个名字和我的名字,现在被写在同一份组队名单上。
而我们的第一次合作,才刚刚开始。
下周一会发生什么?我不知道。但我有种预感——和这个毒舌又奇怪的文学社社长的纠缠,恐怕不止一个跨学科大赛那么简单。
至少,那杯热可可的温度,比我的实验数据,要难算得多。
2 光与诗的交织第二章:当棱镜遇见十四行诗
我盯着电脑屏幕上的双缝干涉图样,第17次调整激光强度时,手机震了震。
【温昊】:实验数据搞定没?我的诗稿快写完了。
【我】:(拍了张光斑照片发过去)你先看看这个——单缝衍射的明暗条纹,像不像你写砸了的十四行诗?
对面秒回一个"死亡微笑"表情包,外加一句:"陆星野,明天下午三点,物理实验楼302,带好你的激光器。"
物理实验楼302是我们系的"明星实验室",里面摆着全校唯一一台氦氖激光器。我提前半小时到,刚把遮光帘拉上,就听见门口传来"咔哒"一声——温昊居然穿了件深蓝色实验服,袖口规规矩矩系到手腕,手里还拎着个保温桶。
"你怎么来了这么早?"我帮他扶了扶快滑下来的护目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