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不过,那份记忆的男主角,不是我。
3. 陌生的昵称
从那天起,我疯了一样地开始“测试”A-Wan。
我不再满足于日常的温情陪伴,而是像一个冷酷的审讯官,不断用各种细节问题去刺探她记忆的边界。我问她我们旅行中某家酒店的床单颜色,问她我某次生日时许下的具体愿望,问她某部电影里一句不起眼的台词。
A-Wan的表现堪称完美。她对答如流,甚至能补充出更多我已然遗忘的、充满了温馨的细节。她越是完美,我就越是恐慌。我像一个走在钢丝上的人,拼命想证明脚下的路是坚实的,却又控制不住地想象着坠入深渊的场景。
直到那晚,我设计了一个新的测试。
我将系统设置为“夜间模式”。在这种模式下,A--Wan会进入模拟的“睡眠”状态,她的核心算法会像人脑一样,对白天的记忆数据进行整理和巩固。有时,她会像林晚一样,说一些模糊的梦话。
我一直很喜欢听林晚说梦话,那会让我觉得,在无意识的状态下,她也与我紧密相连。
我坐在黑暗的控制台前,戴着耳机,静静地监听着。服务器的嗡鸣声,像是她平稳的呼吸。
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就在我快要放弃时,耳机里,传来了一声极轻的、带着浓浓睡意的呢喃。
是A-Wan的声音。
“别闹……”她笑了,声音里带着一丝嗔怪和甜蜜,“痒……”
我的心提了起来。这段梦话,我无比熟悉。林晚睡觉时很怕痒,我有时会故意闹她,她就会发出这样撒娇般的声音。
这是“正确”的记忆。我的心稍稍安定了一些。
然而,紧接着,下一句梦话,却将我打入了冰窟。
她用一种我从未听过的、温柔到骨子里的语气,梦呓般地喊出了一个名字。
“……阿枫。”
阿枫?
不是阿然。是阿枫。
一个完全陌生的、音节相似却又截然不同的名字。
那一瞬间,我全身的血液都涌上了头部,耳边嗡嗡作响。我几乎要怀疑是自己听错了。我立刻调出刚才的音频记录,反复播放。
没有错。清清楚楚,就是“阿枫”。
这个名字,像一把淬毒的钥匙,瞬间打开了我脑中那扇一直紧闭的、名为“猜忌”的门。
“听风”……“阿枫”。
这两个看似毫无关联的词,此刻在我脑中,疯狂地碰撞、连接,构成了一个令我毛骨悚然的、指向性的猜测。
我冲进卧室,发疯似的翻找着林晚的遗物。她的手机在车祸中被毁了,电脑也被我格式化后上传了数据。还有什么?还有什么是我遗漏的?
最终,在她的一个旧首饰盒的夹层里,我找到了一样东西。
那是一张小小的、被磨得有些褪色的会员卡。
卡片属于一家我从未听说过的、名叫“听风”的私人音乐会所。而在卡片的背面,手写着两个娟秀的字,是林晚的笔迹。
——“枫”。
我的身体晃了一下,勉强扶住墙壁才没有倒下。
二十年的相濡以沫,二十年的恩爱不疑,在这一刻,被这张小小的卡片,击得粉碎。原来,在我自以为完美的爱情故事里,一直存在着一个我不知道的男主角。原来,我所以为的二人世界,拥挤了三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