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他快步上前,一脚踩住短铳,弯腰解开妇人的绳索。“多谢先生……”妇人哭着跪下来,阿九扶住她:“快去找你孩子,往西巷口走。”

刚说完,巷口突然传来急促的脚步声,是刘宗敏的卫队赶来了,足有二十多人,手里都握着刀枪。为首的小校喝道:“拿下这瞎贼,为刘将军报仇!”

阿九将妇人往身后护了护,捡起乌木杖。他能听出二十多人的呼吸声,还有刀枪出鞘的脆响,像一张网往他身上罩来。第一个兵卒冲上来时,阿九侧身避开刀刃,杖头戳在他的肋下,兵卒蜷缩着倒下。

可兵卒太多,很快就有刀划破了阿九的胳膊,血渗出来,染红了粗布衫。他咬着牙,耳朵更尖了——能听出左边第三个兵卒脚步虚浮,想来是个新手;右边那个呼吸粗重,该是体力不支。

他突然矮身,乌木杖贴着地面横扫,绊倒了左边的新手兵卒,顺势起身,杖尾撞在右边兵卒的下巴上。可后背还是挨了一下,疼得他闷哼一声,却死死护住身后的妇人。

就在这时,巷口突然传来喊杀声——是十几个百姓,拿着锄头、菜刀冲了进来。为首的正是之前的老糖匠,手里举着个烧红的糖锅:“狗官兵,欺负到咱们头上了!”

百姓们虽没武功,却凭着一股狠劲,围着兵卒乱打。兵卒们慌了神,阿九趁机跃起,乌木杖狠狠砸在小校的肩上,小校惨叫着摔下马。剩下的兵卒见头领被擒,吓得纷纷丢了刀枪,抱头蹲在地上。

妇人趁机跑了出去,阿九拄着杖,喘着气,胳膊上的血还在流。老糖匠凑过来,用布条帮他包扎:“恩人,您又救了咱们一次。”

阿九笑了笑,嘴角扯到伤口,有些疼:“不是我救的,是大家敢站出来了。”他侧耳听着巷外的动静,孩童的哭声没了,换成了母子相拥的呜咽。风里的血腥味淡了些,竟掺进了一丝麦芽糖的甜香——是那孩童,抱着块糖跑了过来,塞在阿九手里。

“先生,甜。”孩童说。阿九握着糖,指尖传来温热的触感。他知道,这巷子里的火没灭,京城里的光,也正一点点亮起来。

(三)紫金刃

刘宗敏的囚车停在午门广场那夜,京城里的灯笼亮了半宿。可没人敢真的安心——猪王虽擒,他手下的“黑虎营”却扣了三百百姓,堵在紫禁城的西华门,要阿九单枪匹马换人质。

天刚亮,阿九握着乌木杖站在西华门外。风里裹着血腥味,还有百姓的啜泣声,他能“数”出墙头上三十六个弓箭手的呼吸,能辨出城门后二十柄刀的鞘声,更能听出人群最里层,三百个百姓的心跳——有老人的迟缓和孩童的急促,每一声都撞在他的心上。

“瞎鬼,倒是敢来!”黑虎营的头领周彪站在城楼上,手里按着个约莫五岁的孩童,孩子的哭声像细针,扎得人耳朵疼,“把刘将军放了,再自断一臂,老子就放这些人走!”

阿九没动,指尖在乌木杖的盲纹鸟上轻轻摩挲:“我断一臂,你若反悔呢?”

周彪冷笑,猛地将孩子举高,作势要摔:“少废话!三息之内,要么动手,要么看着这小崽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