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有一次,秋收时节,管家故意克扣奴仆的口粮,拓带头与之理论。他不仅引用鲁国律法中关于奴仆基本供给的规定,还暗中让几个奴仆装病倒下,声称是饥饿所致,吓得管家赶紧恢复正常供给——他生怕影响收割进度,被主君责罚。
最令人称道的是去年冬天,主君重要的客人乘坐的马车陷在泥中,所有奴仆又推又抬都无济于事。拓灵机一动,让人取来干草铺在泥泞路上,又让马匹暂时卸套,几人轻松就将马车抬了出来。客人十分满意,主君破天荒地赏了拓一件旧衣。
这些小事一桩桩积累,奴仆们越来越信赖这个勇敢机智的年轻人。就连主君的长子、拓同父异母的兄长柳下惠——那位以德行闻名的君子,也时常对拓表示善意。虽然两人恪守的准则截然不同,柳下惠循礼守规,拓却叛逆不羁,但兄弟之间仍保持着一种微妙的情谊。
“拓,鹿肉真的备好了吗?”刚才报信的小奴仆气喘吁吁地追上来,打断了拓的思绪。
拓嘴角微扬:“现在去准备,也不迟。”
夕阳西下时,拓扛着一头肥鹿回到柳氏。那鹿体形壮硕,一看便知是山中野物。主母查验后无话可说,只得让他将鹿肉送入厨房。
经过庭院时,拓看见兄长柳下惠正在读书。柳下惠抬头看他,微微点头示意。拓停顿片刻,也点头回礼。两人没有言语,却通过这默契的目光交流,传递着兄弟间特有的心意。
夜幕降临,拓回到奴仆居住的偏院。几个年轻人立刻围上来:“拓,明天我们去河边吗?你答应教我们结网捕鱼的。”
“当然去。”拓笑着说,“但得先把府里的活儿干完。”
众人欢呼起来。在枯燥艰难的奴仆生活中,拓带来的不仅是实用的技能,更是一丝希望与活力。他不同于那些认命的老奴,也不同于一味蛮干的莽夫——他头脑灵活,敢于突破常规,却又懂得把握分寸与策略。
夜深人静时,拓躺在简陋的床铺上,望着窗外的星星。他想起老人们讲的故事:商汤、周武并非天生贵族;伊尹、傅说曾是奴仆庖厨……
人无法选择自己的出身,却能选择如何活着。拓闭上眼睛,心中一种模糊却坚定的信念正在慢慢成形。
他不知道未来的道路会多么曲折,却无比清楚:自己绝不会像母亲那样,一辈子屈从于命运的安排。
星星在天幕上闪烁,仿佛在回应他无声的誓言。
二
两年光阴如白驹过隙,十八岁的拓已长成挺拔英武的青年。他的肩膀更宽,手臂的肌肉线条愈发分明,眉宇间褪去了少年的青涩,多了几分沉稳与决断。
一个春日的午后,拓正在河边教几个年轻奴仆结网捕鱼。阳光洒在河面上,碎成万千金片。人群中,有个叫芸的姑娘格外显眼——她是织房的女奴,有一双明亮的眼睛和灵巧的双手。芸学得最快,不一会儿就掌握了结网的技巧。
“拓,你看这样对吗?”芸举起手中的渔网,脸上带着羞涩的笑容。
拓走过去检查,点头赞许:“很好,你很有天赋。”
两人的手指在渔网上不经意相触,芸迅速低下头,耳根泛红;拓的心也微微一动。这样的瞬间已持续了数月,两人之间的情愫,正如春草般悄悄生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