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晨练的老人,休息室也成了其他路人的歇脚点。送外卖的小哥累了,会进来喝杯热水;修自行车的老杨忙完了,会进来和李伯下盘象棋;甚至有路过的流浪汉,陈桂英也会给他们一杯热水,一个馒头。
张老板路过休息室,看见里面热热闹闹的,笑着说:“陈姐,你这儿快成老年活动中心了。”陈桂英也笑了:“大家愿意来,我就高兴。”
有天晚上,陈桂英收拾休息室时,发现桌子上多了个布包。她打开一看,里面是一双崭新的棉手套,还有一张纸条,上面写着:“陈姐,天凉了,注意保暖。——李伯”陈桂英拿着手套,心里暖暖的。她把手套戴在手上,大小正合适。
6 寒冬里的保温棉
寒潮来得猝不及防,肆平路的气温一夜之间降到了零下。陈桂英早上到岗时,发现公厕的水龙头冻住了,怎么拧都拧不开。她急得团团转,没有水,怎么打扫卫生?
她想起以前在纺织厂时,车间的水管冻住了,师傅都是用热水浇化的。于是,她赶紧烧了一壶热水,用瓢舀着往水龙头上浇。热水浇在冰冷的水龙头上,发出“滋滋”的响声,冒着白气。她浇了一壶又一壶,手指冻得通红,终于,水龙头“咔哒”一声,流出了细细的水流。
陈桂英高兴地跳了起来,赶紧接了一盆水,开始打扫卫生。可刚打扫了一会儿,她发现水流又变小了。原来,水管里的冰还没完全化开,水流量不稳定。
她找来几块旧毛巾,裹在水龙头和水管上,又从家里拿来一卷保温棉,把暴露在外的水管缠得严严实实。张老板看见她在缠保温棉,走过来说:“陈姐,你这办法管用吗?我家铺子的水管去年冻裂了,花了不少钱修。”陈桂英说:“应该管用,以前车间的水管就是这么弄的。”
那天中午,她特意留在公厕,每隔半小时就去看看水龙头,生怕又冻住了。李伯来喝水时,看见她冻得发紫的手,说:“陈姐,你别在这儿守着了,这么冷的天,会冻坏的。”陈桂英摇摇头:“没事,万一冻住了,下午大家用着不方便。”
下午,街道办的王主任路过,看见缠满保温棉的水管,笑着说:“陈姐,你想得真周到!我正打算通知大家给水管保暖呢,你都已经弄好了。”陈桂英不好意思地笑了:“就是怕冻住了麻烦。”
寒潮持续了一个星期,肆平路不少商户的水管都冻裂了,只有公厕的水龙头一直好好的。老杨修自行车时,特意对陈桂英说:“陈姐,你这手艺真行,我家的水管要是早像你这么弄,就不会裂了。”
除了水管,公厕的地面也成了难题。寒冬里,地面一有水就结冰,很容易滑倒。陈桂英每天都要拖好几遍地面,确保没有水渍。她还在入口处放了块防滑垫,又写了块“小心地滑”的警示牌,放在显眼的位置。
有个老太太来如厕,不小心在门口滑了一下,幸好陈桂英及时扶住了她。老太太吓得脸色发白:“谢谢你啊,姑娘,不然我这老骨头可就散架了。”陈桂英扶着老太太坐在休息室的藤椅上,倒了杯热水:“阿姨,您慢点,别着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