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1 归乡

林砚的车驶过最后一道盘山弯道时,仪表盘的指针恰好指向下午四点半。十月末的夕阳把天染成半透明的橘色,风卷着山道旁的槐树叶扑在车窗上,沙沙声像极了小时候奶奶坐在老槐树下摇着蒲扇的声响。

他踩下刹车,望着山坳里那片错落的黑瓦白墙——这是他阔别十年的故乡,槐溪村。手机导航在半小时前就没了信号,若不是凭着童年记忆,他恐怕早就在蜿蜒的山路上迷了方向。后备箱里装着奶奶的骨灰坛,瓷面冰凉,透过布料传来的寒意让他指尖发颤。

三天前,他在上海接到村长的电话,说独居的奶奶在老屋里走了,发现时已经没了气息,身边只放着半盏凉透的菊花茶。林砚连夜订了机票,又转了三趟车,直到此刻才真正站在故土的土地上。

“小林?是小林回来了?”一个沙哑的声音从路边的槐树下传来。林砚回头,看见一个穿着藏青色对襟褂子的老人,手里拄着根槐木拐杖,脸上的皱纹深得能夹住槐叶。是村长,王满仓。十年过去,老人的背更驼了,头发也全白了,但那双眼睛依旧亮得惊人。

“王伯。”林砚上前,声音有些干涩。他想提奶奶的事,喉咙却像被什么堵住,话到嘴边只化作一声轻唤。

王满仓拍了拍他的肩膀,指腹粗糙得像砂纸:“先去屋里吧,你奶奶的东西我都给你留着,没动过。”他顿了顿,目光扫过林砚手里的骨灰坛,声音低了些,“这几天村里不太平,晚上别出门,尤其是别往老槐树林那边去。”

林砚愣了愣:“不太平?怎么了?”

王满仓的眉头皱成一团,拐杖在地上戳了戳,没说话,只是催着他往村里走。槐溪村不大,几十户人家沿着槐溪分布,大多是老旧的砖木结构房屋,墙面上爬满了枯萎的藤蔓。路上没见到几个村民,只有几只瘦骨嶙峋的土狗蹲在门口,见了林砚也不叫,只是直勾勾地盯着他手里的骨灰坛,眼神发怯。

奶奶的老屋在村子最东头,紧挨着一片茂密的槐树林。院子里的青石板路长满了青苔,墙角的杂草快有半人高,只有那棵老槐树依旧枝繁叶茂,树干粗壮得要两个人才能合抱,枝叶遮天蔽日,把整个院子都罩在阴影里。

“你奶奶走的那天,就是坐在这槐树下的。”王满仓指着树下的石凳,石凳上还放着一个缺了口的粗瓷茶杯,杯底残留着几片干枯的菊花,“发现的时候,她手里还攥着这个。”

林砚顺着他指的方向看去,石凳旁的泥土里,半埋着一个巴掌大的木牌,上面刻着模糊的纹路,像是某种符咒。他弯腰把木牌挖出来,木牌触手冰凉,边缘光滑,显然是被人常年摩挲过。

“这是什么?”林砚问道。

王满仓的脸色沉了沉:“是‘槐神牌’。咱们村世代拜槐神,你奶奶是这一代的‘槐巫’,负责祭祀槐神,保村里平安。可自从去年秋天开始,村里就接连出事,先是李老栓家的孙子丢了,找了三天才在槐树林里找到,人傻了,嘴里只念叨‘槐叶响,鬼来抢’;后来张寡妇家的牛夜里被开了膛,五脏六腑都没了,只剩下一张皮;上个月,就连村西头的王二愣子也疯了,抱着槐树干哭,说看见他死去的娘在槐树林里招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