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站在原地,指尖无意识地划过书架,刚才陆屿碰过的那本《雾中灯火》的位置,仿佛还残留着一点若有似无的温度。笔记本里的那句诗,突然变得滚烫起来,她能清晰地感觉到心脏在胸腔里“咚咚”地跳动,一下,又一下。
接下来的几天,林微总忍不住在图书馆三楼多待一会儿。她把那本笔记本翻来覆去地看,却再也写不出像样的句子,目光总不由自主地飘向门口,期待着那个熟悉的身影出现。她甚至特意换了一条去图书馆的路线,经过音乐学院的琴房时,会放慢脚步,试图从那些此起彼伏的琴声中,分辨出属于陆屿的那一个。
直到周五下午,她在食堂排队打饭时,听见身后有人喊她的名字。
“林微。”
她回头,陆屿就站在不远处,手里拿着那本《雾中灯火》,书角被他细心地用透明胶带粘好,另一只手还拎着两个刚买的肉包,油纸袋上印着食堂的logo,油汪汪的。“给你。”他把书递过来,书里夹着一张对折的纸,“上周说的歌词,有点想法了。等会儿一起吃饭?我知道食堂后面有个小花园,人少。”
林微接过书,指尖不经意碰到他的手指,像有微弱的电流瞬间窜过。她低下头翻开书,那张纸上画着简单的吉他谱,旁边用钢笔写着几句歌词,末尾一句恰好接了她笔记本里的那句——“月光落在琴键上,像没说出口的话,而你站在书架旁,把心事藏进桂花茶”。纸上还别着一小朵新鲜的桂花,香气清幽。
“桂花茶?”林微抬头,正好对上陆屿的目光,他的眼神清澈而坦诚,里面映着她有些泛红的脸。
“那天看见你桌上放着桂花茶的瓶子,玻璃的,上面画着只兔子。”他笑得坦荡,露出洁白的牙齿,“猜你喜欢。”
林微捏着那张纸,突然觉得食堂里嘈杂的人声都仿佛远了,只剩下自己擂鼓般的心跳。她想说谢谢,却看见陆屿已经转身走向了靠窗的座位,和几个背着吉他包的男生坐在一起,不知说了些什么,引得周围人都笑了起来。阳光落在他扬起的侧脸上,比图书馆那天的光更亮,更暖。其中一个男生拍了拍他的肩膀,他笑着回了一拳,动作间带着少年人的活力。
接下来的日子,林微的生活里开始频繁出现陆屿的影子。有时是在去教学楼的路上,看见他抱着吉他从琴房出来,指尖还在虚按和弦,嘴里哼着不成调的旋律,仿佛还沉浸在音乐的世界里;有时是在傍晚的操场边,他和吉他社的人围坐在一起弹唱,晚风把他的声音送过来,混着青草的气息,格外动人,他弹到兴起时,会微微歪头,额前的碎发跟着晃动;还有一次,她在图书馆自习,抬头时发现他就坐在斜对面的位置,没看书,只是拿着笔在谱子上写写画画,阳光透过窗户,在他长长的睫毛上投下一小片阴影,安静又专注。他的笔是支普通的黑色水笔,却被他用得很有章法,每一道音符都像是精心设计过。
她没敢上前打招呼,只是在笔记本的角落里,悄悄画了一个抱着吉他的简笔画,旁边写着:今天的风,好像会唱歌。画的下方,还画了个小小的音符,旁边打了个问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