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样的生活已持续了8年。8年前李白在一家公司干文秘,号称是公司“一枝笔”。后来公司经营不善破产,他和是同事的妻子一同成了失业者。奔波在人才招聘会上,李白才知道找一份工作有多难。招文秘的单位不少,他条件却落伍了。近三十岁的年纪,学历又只是个中专生,招聘单位几乎清一色要求是正规全日制本科或以上,因此李白处处碰壁。俗话说“百无一用是书生。”除了耍笔杆子,他实在也没有别的一技之长。后来好歹在一家报社做了不拿工资只挣稿费的通讯员,有时甚至就是个靠提供新闻线索挣钱的新闻线人,平时再写点小“豆腐块”,挣个百八十的稿费。那时妻子也二十六七岁了,在公司一直干后勤行政,这种“万金油”式的职业,更不好找工作,她干脆摆起地摊卖廉价观赏小鱼。
他俩失业的第二年儿子出生了。哺育孩子的过程,让他切身体验了生命成长的艰辛。儿子早产,刚出生就营养不良,月子里差点死了。好歹养活了,体质羸弱,三天两头生病。他和妻子曾算过,从出生到现在,光是花在孩子吃药打针的钱,就不下3万。妻子说,“要是孩子身体棒棒的,省下3万块钱存着,该多好。”
结婚后,他俩本打算攒够了钱再买房子,可眼睁睁瞧着房子一年一个价节节攀升,周围人争先恐后地按揭买房,他俩也静不下心来了。况且李白很好强,害怕买不上房子被别人瞧不起。于是东借西凑,甚至连乡下穷亲戚也借了,再加上俩人的积蓄,付了首付,剩下的房款办了银行按揭。
儿子和房子,“二子”时隔不到一年就降临他家。记得当时他和妻子围坐在儿子的襁褓边上,一会瞧瞧儿子,一会儿打量新房子,俩人脸上泛起了苦涩的笑容。“每月光房贷就得还2200多。”一想到这个数字,他心里就发冷,有了这幸福的“二子”,更加艰辛的生活拉开了序幕。
这几年,物价一年年看涨。就拿小区油条摊说,前年油条5毛一根,去年涨到8毛,今年涨成1块。小米稀饭也由5毛涨到1块。过去早上,他吃两根油条喝两碗稀饭,如今一根油条一碗稀饭。没有充足固定的收入,背负着房子和孩子这“二子”,他和妻子简直像两只负重的蜗牛,缓慢爬行在这座城市的角落。
今年初,李白索性做了一次豪赌,计划用1年的时间完成构思已久的一部长篇小说。如果成功了,将一举摆脱目前的窘境。“小说稿费和版权收入将达到10万!”妻子默许了。
从春上开始,他玩命地写呀写,上个月把杀青的小说投到一家出版社,正在焦急中等待着消息。他已经给出版社打过十几次电话,今天他又打了电话,出版社编辑有些不耐烦地说,明早一上班一定给答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