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这不是少女的妄言,而是十年忍辱负重刻入骨髓的誓言。

她悄步走到那张吱嘎作响的木床边,费力地移开床头几块松动的青砖,从里面取出一个用油布包裹得严严实实的物件。

小心翼翼地打开油布,里面是一本纸张泛黄、边角磨损严重的古籍——《兵法通解》。

这是母亲去世前,拼死交给她的唯一遗物。母亲曾是边关将领之女,虽入深宫,却从未放下心中韬略,这本书是她毕生所学所悟的精华,也是她留给女儿最后的护身符。

十年来,每一个这样的夜晚,在承受完日间的屈辱打骂后,唯有借着这窗外紫月的微光,研读这本《兵法通解》,苏璃才能感觉到自己还活着,还有希望,还能感受到母亲那微弱却从未熄灭的精神力量。

她就着冰冷的月光,摊开书页,手指轻轻拂过母亲留下的娟秀批注,仿佛还能感受到那份温暖与智慧。背上的疼痛依旧尖锐,却仿佛成了她汲取知识的伴奏。她的眼神专注而炽热,仿佛要将每一个字、每一幅阵图都刻入灵魂深处。

“兵者,诡道也。利而诱之,乱而取之,实而备之,强而避之…”

“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这些精妙的策略,与她今日在宫中偷听到的关于前线战事的只言片语相互印证,在她脑海中逐渐勾勒出遥远的沙场硝烟,也让她对眼前的困局有了更深的思考。如何在绝境中寻找生机,如何利用敌人的弱点,如何隐藏自己的实力…这些兵法的智慧,何尝不是她在这深宫中的生存之道?

夜渐深,月光偏移,寒意愈重。苏璃裹紧单薄的衣衫,呵出一口白气,依旧沉浸在那方寸书页之间,仿佛那里面藏着能劈开黑暗、直达九天的利刃。

她知道,这样的夜晚,她已经度过了整整十年。而她并不知道,一个打破这死水般困境的巨大变局,正伴随着边境的烽火,悄然向紫月国皇都袭来。

紫月国三百四十七年,秋意渐浓。

与紫月国西境接壤的赤炎国,近年来国力日盛,新继位的国君炎武王雄才大略,野心勃勃。经过多年暗中筹备,趁紫月国皇帝年迈、朝政略有松弛之际,以边境摩擦为借口,悍然发动战争。

赤炎铁骑骁勇善战,攻势迅猛如烈火。紫月国西境守军因常年无大战,武备稍弛,加之对赤炎军的新式战法和强悍战力预估不足,接连溃败。

不过半月余,连丢三座重要边城:磐石城、烽火关、落雁隘。消息传回皇都,举国震动。

赤炎军兵锋直指皇都——紫曜城!

皇都之内,人心惶惶。流言蜚语如同秋日的寒风,刮遍大街小巷。往日繁华的街道也显得冷清了许多,人们的脸上笼罩着忧惧的阴云。

皇宫,太极殿。

朝会的气氛压抑得如同暴雨将至。龙椅上,年近六旬的紫月国皇帝苏世渊面色苍白,眼窝深陷,不住地咳嗽,显然已被这突如其来的噩耗和连日的焦虑击垮了身体。这位曾经也算勤勉的帝王,如今在岁月的侵蚀和权术的平衡中,早已失去了锐气,变得多疑而优柔。

殿下,文武百官分立两侧,争论得面红耳赤,几乎要将庄严的大殿屋顶掀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