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隐世实验室
世界于我,是一间充斥着精密仪器嗡鸣与数据流萤光的实验室,也是一座自我放逐的孤岛。
我叫陆隐。并非生来便隐于世,只是当我那异于常人的“开窍”骤然降临时,我便知道,尘世的喧嚣再也容不下我。那不是通常意义上的智慧启蒙,而是一种……对世界底层规则匪夷所思的洞察与连接能力。我能“看见”能量的流动,“听见”磁场的低语,甚至能模糊感知到万物之间那无形无质却又切实存在的联系网络。
这种能力若公之于众,引发的绝非荣耀,而是无法预料的动乱与贪婪。于是,我选择了隐遁。在这片人迹罕至的山林深处,我建起了这处居所,外表是寻常的木屋,内里却是我探索世界真相的方舟。我与世隔绝,唯有星辰与数据为伴。
日子在绝对的寂静与极致的思维奔涌中流逝。直到那个平凡的午后。
一次例行的野外样本采集归途中,一抹极其微弱的、却异常别致的能量波动吸引了我的注意。拨开层层腐叶与杂草,我在一块岩石的背阴处发现了它——一株从未见过的小花。
它植株纤弱,花瓣是近乎透明的淡紫色,形态精巧得不似凡物,更奇特的是,它周身萦绕着一层极其微薄、却稳定存在的生物磁场,频率独特而柔和,与我认知中的所有植物频谱皆不相同。像一首无声的、等待被聆听的微弱歌谣。
科研者的好奇心被勾起。我小心翼翼地用特制工具将它连同根部的原土一起掘出,带回实验室。
经过一系列无损检测,结果令人惊讶。它并非什么未知物种,基因序列与常见的紫露草有极高相似度,但其磁场强度与稳定性却远超同类,仿佛经历过某种不为人知的自然变异或能量浸润。
我并未尝试深入剖析它那微弱磁场的来源——那需要更具侵入性的手段,我舍不得。它的别致与独特,让我生出一种近乎怜惜的情绪。最终,我找來一个素淨的白瓷花盆,精心调配了模拟它原生地环境的基质,将它移植进去,放在了卧房的窗台上。
那里有柔和的散射光,远离实验室各种仪器可能造成的复杂场干扰。我想给它一个安静生长的环境,或许,也能藉由观察它,窥见一丝自然造物的奇妙偶然。
移植时,指尖不可避免地沾染了湿润的土壤。山间跋涉的汗水尚未完全干透,一丝汗水顺着指尖滑落,悄无声息地渗入了花盆的土壤之中。
我并未在意。人类的汗水,无非是水分、盐分、微量元素的混合物,于植物而言,或许还是养分。
我错了。
我忽略了最重要的一点——我那“开窍”后异于常人的身体,所产生的生物磁场,也远比常人强烈且特殊。那一滴汗水,不仅包含了物质的成分,更携带了我独有的磁场印记。
当夜晚降临,我沉入梦乡,身体放松,潜意识活跃,那弥散在空气中的、属于我的生物磁场,便与窗台上那株小花产生了某种难以言喻的共鸣。它那独特的、稳定的磁场,仿佛一个天然的信号放大器与引导信标,将我散逸的思维磁场碎片,牵引、聚焦,投射向一个遥远而未知的方向。
于是,梦,变得不再寻常。
起初,只是模糊的光影,破碎的音节,一种强烈的被注视感。仿佛隔着一层毛玻璃观看另一个世界,听不真切,看不分明,却能感受到一种鲜活的存在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