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他顿了顿,声音变得更低,带着一丝不可思议:“我们的仪器在那里记录到了一种持续不断的、非常有规律的……低频嗡鸣声。来源不明,但就在那个空洞深处。”

嗡鸣声?!

我猛地想起老舅那天晚上说的话!他从鬼船上听到的、那来自远方的、让他心慌的嗡鸣!

老舅显然也想到了,脸色微微变了。

姜教授没注意到我们的异常,继续激动地说:“地质学上无法解释那种现象和那个结构的成因。我查阅了大量资料,怀疑那可能与某个极其古老的、未被记载的史前文明遗迹有关!那个陶罐,如果真来自那片区域,可能就是关键线索!”

他热切地看着我们:“那个地方很危险,地形复杂,当地有一些非常……排外的古老传闻。但我需要找到入口,进行更深入的调查!我需要向导和助手,如果你们能提供更准确的出土地点,或者……愿意一同前往?经费和设备我来解决!”

包间里安静下来。窗外是北京秋日午后的车水马龙,而我们所谈论的,却是黄土之下埋藏的超自然嗡鸣和古老遗迹。

老舅的眼睛里,那种我熟悉的好奇、贪婪和冒险的光芒再次亮起,几乎掩盖了之前那一丝后怕。

我知道,又一轮新的、可能更加危险的冒险,已经无可避免地找上门来了。

第二章:陶片与邀约

茶馆包间里,茶香袅袅,却压不住姜教授话语里带来的那股来自地底的寒意和神秘。

嗡鸣声。黄土下的巨大空洞。古老的刻痕。

每一个词都像一把钥匙,试图打开一扇通往未知世界的门。而老舅在鬼船上听到的遥远嗡鸣,更是将这种若有似无的联系,变得惊心动魄。

老舅脸上的嬉笑彻底收敛了,他眯着眼睛,手指无意识地敲着桌面,盯着姜教授推过来的那些照片,特别是那些抽象而诡异的刻痕特写。

“姜教授,”老舅开口,声音里没了平时的油滑,多了几分探究,“您说的那个地方,具体在哪儿?陕甘交界地方大了去了。”

姜教授犹豫了一下,但从学术角度出发的强烈分享欲以及对线索的渴求还是占了上风。他拿出平板电脑,调出一张卫星地图,放大了一片沟壑纵横、植被稀少的黄土高原区域,在一个极其不起眼的、被阴影笼罩的褶皱处点了一下。

“就在这里,一个在地图上几乎没有标注的地方,本地人叫它‘哑巴谷’。”姜教授推了推眼镜,“名字来源很奇怪,据说是因为进了那个山谷,所有的声音都会变得很奇怪,甚至消失,就像人变成了哑巴。我们的勘探点就在山谷最深处。”

哑巴谷?声音消失?这让我立刻联想到鬼船上那片能吸收声音的浓雾。这些超自然的地点,似乎总有一些违背物理常识的特性。

“你们当时除了听到嗡鸣,看到刻痕,还遇到别的……特别的事吗?”我忍不住追问。

姜教授的脸色微微变了一下,似乎想起了一些不愉快的经历:“有。有两个队员在谷里莫名病倒了,发高烧,说胡话,嘴里念叨着谁也听不懂的音节。恢复后对那段时间的记忆很模糊。设备也出过几次故障,记录到一些无法解释的干扰信号。当地向导非常不愿意靠近那个区域,费用给得再高也只肯带到谷口,还说那里是‘山神发怒的地方’、‘通往地府的入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