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许我们本该如此
1 安居故里,逢春晚
某年杏花微雨时节,我们初相识。那时我随父亲刚回京城不久,他是名满天下的神医李孟,却也是朝廷眼中的“逆臣”。那日我在书院后院读书,忽听一阵马蹄声由远及近,抬头便见一白衣少年策马而过,衣袂翻飞间,惊落一树杏花。
我们并无太多交集,只是见过几面,互赠过礼物,但却是一见倾心。
此前我只知他是京城新贵,姓逢名春,是圣上跟前红人逢大将军的独子。他则可能根本不知我的存在,直到那日,原来他知道我。
自那以后他便日日前来寻我,算是我为数不多的快乐时光,但是好景不长……
我只记得在清明前后,父亲被召入宫中为贵妃诊病,一连三日未归。我心中惴惴不安,坐在庭院石凳上出神。忽闻敲门声急促,开门便见逢春立于门外。他似是疾驰而来,额间沁着细密汗珠,气息尚未平稳。
“李孟大师现在在家吗?”他问得急切,目光中藏着我看不懂的复杂情绪。
我怔了怔,答是。没想到他立即提出要见我的父亲。
“家父入宫三日,至今未归。”我如实相告,心中不安愈盛。
逢春面色骤变,喃喃道:“果然如此……”他欲言又止,最终只深深看我一眼,“若李大师归来,请务必告知他——宫中非久留之地,速离为妙。”
他转身欲走,我却叫住他:“公子何出此言?”
逢春回头,目光在我脸上停留片刻,终是摇头:“不必多问,切记我的话便是。”言罢翻身上马,绝尘而去。
这几句话简短却刻骨。后来才知,他那时已是冒死前来报信。
三日后,父亲归来,面色灰败。原来贵妃病情蹊跷,太医院众人束手无策,才请父亲入宫。父亲查出贵妃并非患病,而是中了一种罕见奇毒,解毒需用一味禁药。此事牵扯后宫秘辛,父亲虽救回贵妃,却因此卷入漩涡。
“安里,我们恐怕要大祸临头了。”父亲长叹一声,眼中是从未有过的疲惫。
我猛然想起那日的警告,慌忙告知父亲。父亲听罢神色稍缓:“逢将军之子?难怪……他父亲曾受我恩惠,这是报信来了。”
父亲当机立断,欲带我离京避难。然而为时已晚,次日便有官兵包围府邸,以“滥用禁药、图谋不轨”之名将父亲押入大牢。
我四处奔走,求尽父亲昔日好友,却无人敢插手。唯有逢春暗中递来消息:父亲被定罪流放,三日后启程。
我去送父亲时,他已被折磨得不成人形。见我来,强撑着力气嘱咐:“安里,记住为父的话——莫学医,莫入仕,平凡度日便是福气。”
我泪如雨下,紧紧握住父亲冰冷的手:“父亲放心,安里记住了。”
父亲流放后不过半年,便传来他身染恶疾的消息。我求了逢春帮忙,好不容易获准前去照料,见到父亲时,他已病入膏肓。
“安里,爹想回家……”父亲弥留之际,紧紧抓着我的衣袖,眼中是未尽之言。
我泣不成声,只能点头:“爹,我们回家,安里带您回家。”
父亲终究没能等到回乡那日,在一个雨夜永远合上了眼睛。他生前一直“流浪”,没能在一直想念的家乡安居,现在他死了朝廷才打算放他回家,他才得以归葬故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