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灭后,承安窑变成了一片废墟。李承安被春桃救了出来,腿断了,脸上也烧伤了。他在废墟里找了很久,终于找到了那只裂了缝的青花双鱼瓶,还有两块叠在一起的双鱼佩 —— 佩上都沾着焦黑的釉粉,像两团烧不尽的魂。
那天之后,景德镇再也没人见过李承安。有人说,他带着双鱼瓶和双鱼佩,去了很远的地方;有人说,他守着承安窑的废墟,守了一辈子;还有人说,他在一个雨夜,跳进了昌江,去找他的清辞了。
5 第二卷 今世・古寺瓷缘
第一章 文物修复师的寻根之旅
二零二三年,秋天。南京栖霞山的古寺 “栖霞寺” 外,李承安背着个双肩包,站在 “瓷缘堂” 的门口。他今年三十岁,是个文物修复师,专门修复青花瓷。这次来栖霞寺,是因为接到了一个任务 —— 修复一批从承安窑遗址出土的青花瓷片。
承安窑遗址是去年在景德镇发现的,出土了很多残破的青花瓷片,其中有一块瓷片上,刻着半朵缠枝莲,还有一个模糊的 “承” 字。看到这块瓷片时,李承安心里莫名地悸动,像有什么东西在召唤他。他查阅了很多资料,知道了承安窑的主人叫李承安,和他同名同姓,还知道了关于李承安和张清辞的传说。
更让他惊讶的是,他祖父临终前,给他留了一个檀香木盒,盒里放着半块双鱼佩,刻着 “承” 字,还有一张纸条,上面写着:“找着能跟它拼上的佩,就找着你的‘根’了。”
所以,这次来栖霞寺,除了修复瓷片,他还有一个目的 —— 寻找那半块刻着 “清” 字的双鱼佩,寻找他的 “根”。
“瓷缘堂” 是栖霞寺里的一个小偏院,专门存放和修复从古寺遗址出土的瓷片。李承安推开门,看见一个穿着灰布僧袍的僧人,正蹲在案前,用软布擦一块青花瓷片。僧人的背影很清瘦,袖口挽着,露出腕上一道浅疤 —— 像被火烫伤的疤。
“法师您好,我是文物修复师李承安,来修复这批瓷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