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过了多久,天亮了,雨也停了。
大夫说太子伤势稳定,几个人涌上来用担架把他抬走,满院子的官员随着那男子的离开乌泱泱散去。
小院重新回归到了寂静,唯一不同的是我娘没了。
往日里这个时间,娘会让我多睡一会儿,她舍不得我干活,我总是一睡醒就有香喷喷的早饭吃。
张婶子说娘把我宠坏了,以后哪个婆家能这样伺候她?
娘得意地笑:“我姑娘可不受婆家的罪,我给她招一个赘婿,以后这铺子是要留给我姑娘的。”
恍惚间,我好像又重新回到了娘温暖的怀抱。
“娘……?”
我浑身发烫,昏死在了娘的尸体身边。
3
买棺材,选坟地。
我披麻戴孝送娘下葬。
就是这天,小巷外传来谁家娶亲的锣鼓声。
那敲锣打鼓声越来越近,我正要抚棺出门,却好像听到那喜乐声停在了我家门外。
大门从外面被推开,门外一众官袍,县令老爷从花团锦簇中钻出来贺喜:
“陈姑娘,京城来的天使给你带好消息来了!”
我这才看见他身前还站着一个面容白净,穿着气派的老头。
那老头抖开一卷明晃晃的锦缎,县令上前按着我的肩头跪下,接着头顶响起了老头尖细的声音:
“奉天承运皇帝昭曰:陈氏昭娘,忠义仁孝,德容兼备……选为皇太子妃,孝期后完婚。”
我虽然识字,可中间一连串说辞实在听不懂,只有“皇太子妃”几个大字砸在脑袋上,让我反应不过来。
“陈姑娘,还不快领旨谢恩?这可是太子亲自求来的赐婚,这是你的福气呐。”
小院外看热闹的人群一片嘈杂。
有说屠户家女儿好命的,有说太子知恩图报的,县令众人也喜气洋洋,说今天真是个好日子。
“可今天是我娘下葬的日子啊。”我麻木说着,但是无人理睬,声音淹没在了道喜的话语中。
4
我朝为母守孝是三年,有婚约的女儿则是一年,又因为我是待嫁的太子妃,要提前学习礼仪规矩,于是免去了在家乡守孝。
接旨后我立刻被带往京城,娘的丧葬由县令全权操持,不仅重选了风水宝地,更因她救驾有功要在墓前立碑撰记。
碑文上有一句大意是:太子德行好,爱民如子,所以在有劫难时百姓才会挺身而出。
“这也看不出是夸我娘的话呀。”我问县令,县令老爷朝我笑:“陈姑娘安心备嫁吧。”
我的家乡离京城有三日路程。虽然我从小被娘养得身强力壮,但经历至亲离世和车马劳顿,抵达皇城时我已经病了。
下了马车,礼官喊宫女来搀我。
我又被带着走了好一段路,眼前才出现一座天宫似的大殿。
我早就病得意识模糊,连大门怎么进地都不知道。
膝下乌金一样的地砖又硬又冷,我一哆嗦,才发现我正瘫软跪在大殿上。
“这就是救下太子的人?”
一道浑厚的男声如从天边来,礼官替我答了,又有一道雍容的女声道: